中國-東盟自貿區是一個擁有十九億消費者、近六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四點五萬億美元貿易總額、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今年1至10月,寧波檢驗檢疫局已為轄區出口至東盟的貨物簽發中國-東盟自貿區優惠原產地證書(FORM E)19224份,簽證金額6.3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8.76%和66.52%,出口貨物主要包括塑料制品、紡織服裝、鋼鐵制品、機械電子、家具和燈具等產品,為企業贏得關稅減免約3200多萬美元,有力助推企業開拓市場“淘金”東盟。
寧波虬龍進出口有限公司是鄞州轄區一家水產品經營出口公司,產品主要銷往泰國、印尼和日本等國。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后其出口至東盟的水產品的進口稅率由原來的10%-12%減為零。今年前10月,該公司已向檢驗檢疫部門申請FORM E證書105份,涉及貨值1488萬美元,獲得關稅減免約150萬美元。該公司業務負責人介紹說,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給公司帶來了大好機遇,從中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今年前10個月到東盟的出口額已經翻了近兩番。
中國-東盟自貿區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后,中國和東盟6個老成員即文萊、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新加坡之間,90%以上的產品實行零關稅,東盟6個老成員對中國的平均關稅從12.8%降低到0.6%,東盟4個新成員,即越南、老撾、柬埔寨和緬甸將在2015年實現90%零關稅的目標。 除了貨物貿易之外,雙方服務部門的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投資政策和環境更加穩定和透明。這為雙方企業進入對方市場提供了更多便利,帶來了無限商機。
在歐美經濟遭受重挫的今天,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發展讓人矚目。2011年前三季度,中國與東盟貿易額已超過中日貿易額,東盟一躍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在秋季廣交會歐美客戶和訂單銳減的形勢下,檢驗檢疫建議寧波地區廣大出口企業:牢牢把握中國-東盟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時機,進一步挖好自貿區這座“金礦”,通過零關稅待遇等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力、增加市場份額和出口收益;同時在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等不利因素下,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進軍東盟,在境外設加工基地、營銷網絡等,充分利用其優惠的吸引外資政策、低價的勞動力和龐大的市場等諸多便利,另外東盟還與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都建立了自由貿易區,借道東盟可以過一些國家的關稅壁壘,有利于提高競爭力,開拓更為廣闊的市場。
(張孔宇 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