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家港超越工具制造有限公司75754美元的五金制品順利發往哥斯達黎,這是張家港地區自中哥自貿協定實施后全市首個受益的企業。憑借中國—哥斯達黎加自貿區優惠原產地證,哥斯達黎加客戶可減免進口關稅約10000元。
8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哥斯達黎加共和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是我國達成并實施的第10個自貿協定。協定生效后,中哥雙方將對90%以上的產品分階段實施零關稅。中國的紡織原料及制品、輕工、機械、電器設備、蔬菜、水果、汽車、化工、生毛皮及皮革等產品和哥方的咖啡、牛肉、豬肉、菠蘿汁、冷凍橙汁、果醬、魚粉、礦產品、生皮等產品將從降稅安排中獲益。
“這次協定,可減免6%的關稅,一般而言這個好處是到不了生產鞋企手中的,因為絕大部分企業都是委托中間商出口,中間商才是這個協議的最終獲利者。但是從市場角度來看,對于張家港搶灘海外市場而言,這是個不錯的商機。”張家港檢驗檢疫局檢務科科長張愛東表示,哥斯達黎加人口不多,雖然市場看起來不大,但是它的消費層次和我國出口產品剛好可以互補,物美價廉的產品在哥斯達黎加很有市場,所以這對張家港的紡織、五金等商品來說商機很多,其背后的潛在市場非常廣闊。中哥自貿協定實施一個月來,張家港檢驗檢疫局共為三批近18萬美元貨物簽發了中哥原產地證書,惠及無紡布和五金兩大類商品。
張家港茂欣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正良認為,關稅雖然降低,但是生產企業無法直接獲利,因為極少企業能夠自己出口。但是,關稅降低后,當地的終端市場價格必然會跟著下降,價格的下降很容易刺激當地市場的消費需求,對于張家港出口企業而言,擴大當地市場份額是其潛在商機,可以借此關注中美市場。
據悉,隨著中哥自由貿易協定的實施,更大的國際市場商機正逐漸顯現出來。中美洲一體化體系8個成員國———哥斯達黎加、危地馬拉、伯利茲、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多米尼加和巴拿馬正致力于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通過哥斯達黎加,張家港出口企業或可在中美洲一體化體系內享有同樣的關稅優惠,從而開拓中美洲市場。不僅如此,哥斯達黎加還與美洲的大多數國家簽訂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此外該國還將于明年底前通過同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可以說,通過政策疊加,我國企業借道哥斯達黎加這一“橋梁”和“平臺”,或將以相對較低的代價獲得美洲、歐洲等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并有效減少不必要的貿易摩擦。
(江蘇張家港檢驗檢疫局)
陳宏海 施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