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標注保質期的食品為何能順利通過檢驗檢疫流入國內市場?請對方正面回答我方的問題!"2011年11月9日,北京檢驗檢疫局綜合實驗樓大會議室內,一場辯論形式的法制工作崗位技能競賽激戰正酣,臺上選手情緒高昂,妙語連珠,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此次法制工作崗位技能競賽以對抗激烈的現場辯論賽和活潑新穎的知識競賽取代了常規的考試。這是北京檢驗檢疫局正在探索的一種法制工作崗位新的練兵模式,旨在通過模擬對抗提高檢驗檢疫人員綜合素質和執法能力,創新推進行政執法工作規范化和法制文化建設的途徑。國家質檢總局法規司副巡視員薛國芹、北京檢驗檢疫局副局長楊杰和副巡視員李彩臣蒞臨競賽現場指導。
現場辯論賽圍繞一個行政相對人要求履行職責的案例,模擬了一次行政復議的全過程。選手們分為兩組,分別扮演復議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的角色,針對案例涉及的行政爭議焦點展開辯論和質證。為了找到充分的論據支持本方的立場和觀點,能在辯論中有出色的表現,賽前各參賽隊做足了"功課"。他們查閱了大量法律法規、有關產品的國家標準、對法律條款的解讀和適用,分析案例中行政機關執法行為的不當之處。辯論中,選手們更是針鋒相對、互不示弱,在撞擊中迸發出許多新的觀點。
在行政處罰知識競賽中,由于準備充分,選手們精神飽滿,嚴守規則,答題流利,比賽現場氣氛緊張激烈,各參賽隊團結協作、配合默契,在必答、速答、對抗、風險題等各個環節均展示了優良素質和水平。
作為此次競賽的組織單位,北京檢驗檢疫局法制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競賽各環節的設計上,現場知識競賽突出將枯燥的行政處罰知識融入精心設計的比賽題目中,題目風格形式的生動多樣,讓選手們對比賽充滿期待;為了從多個方面考察選手對行政處罰知識的掌握程度,比賽對抗題環節別出心裁,由每支參賽隊伍自行出題,比賽時指定其他代表隊回答,不再只是被動地答題,而是參與到出題的過程,這種互相指定答題的形式,既增強了比賽的對抗性,又起到了很好的以考促學、以考促練的效果。
賽后大家表示,通過這次辯論,對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有了更全面準確的掌握。這種形式的競賽,有效地激發了檢驗檢疫人員的興趣和潛能。在對抗中,不僅能夠省視自身在日常執法工作中的不當行為,還能夠查找執法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有效地規避執法風險,不斷提高應對行政爭議的能力。
北京檢驗檢疫局副局長楊杰充分肯定了這種全新的練兵模式。他指出,該局自2010年在全局開展崗位技能培訓和練兵活動以來,通過業務培訓、業務知識考試等方式,營造一個愛崗敬業、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促進人員素質和工作質量的提升。但傳統的考試方式容易出現檢驗檢疫人員積極性不高,練兵活動與日常業務工作"兩張皮"的現象。此次競賽,大膽嘗試,在對抗和創新中提高能力,將"學、練、用"三個環節很好地結合起來,為打造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知識新、業務精的一流法制工作隊伍,全面推進檢驗檢疫依法行政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全局共有來自各分支機構的13名選手參加了現場辯論賽、6支代表隊參加了行政處罰知識競賽,同時各單位、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和法制骨干近100人觀摩了比賽。最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檢驗檢疫局、北京朝陽口岸辦事處、豐臺檢驗檢疫局代表隊分獲知識競賽一、二、三等獎。
(北京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