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檢共建和諧國門 南沙口岸率先試點
——廣東檢驗檢疫局與廣州海關簽署合作備忘錄
11月14日,廣東檢驗檢疫局與廣州海關簽署合作備忘錄,這是按照質檢總局、海關總署“加強關檢協作配合、共鑄和諧國門”的要求,貫徹落實廣東省委省政府對擴大進口的有關部署,廣東(廣州)關檢加強合作的重要舉措。雙方將通過一系列的機制優化和模式創新,簡化通關手續,逐步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一次錄入、共同查驗、聯網放行),推動廣東擴大進口規模,促進貿易平衡,全力服務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廣東檢驗檢疫局局長李延輝、廣州海關關長高融昆代表雙方簽字。
廣東檢驗檢疫局和廣州海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建立緊密合作機制,搭建公共信息平臺,實現跨部門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強化執法協作和互助,提升協同執法的效能。同時采取創新性措施,共同努力進一步優化口岸通關環境。
這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是遵循依法把關、監管有效、資源共享、協作共贏、先行先試、便利貿易的原則,加強業務建設、隊伍建設各領域的合作,全面履行海關、檢驗檢疫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把好國門,做好服務。
雙方合作內容包括信息共享、通關合作、技術合作、隊伍共建、合作試點等5個方面。雙方將共建關檢公共信息平臺,優化通關單聯網核查合作機制,探索實現通關單“無紙化”。在旅檢現場實施X光機“一機兩屏”查驗模式。建立打擊走私和防止逃漏檢的合作機制,及時通報雙方查驗結果、監管風險、違法動態等信息。定期通報雙方對企業的分級管理情況,促進進出口企業誠實守信、依法經營,提升對高風險商品和企業的管理能力。建立關檢口岸執法互助機制,共同應對口岸突發事件。在貨物檢驗、數(重)量鑒定、商品歸類、原產地及估價等方面互相提供技術支持與開展合作。
據介紹,這次關檢合作推出的多項措施將給進口貨物通關“提速”。如通關單“無紙化”之后,企業可免去到檢驗檢疫部門開具紙本通關單,再向海關遞交紙本通關單辦理申報驗放的繁瑣,相關手續可以清點鼠標輕松辦理,節省來回奔走的時間和人力。又如企業進口貨物遇到商品歸類以及稅號認定等技術難題時,將由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組成的專家小組快速處理解決。此外,企業通過關檢公共信息平臺,可以隨時查詢進口貨物的通關狀態,從而做到“心中有數”。
本次關檢合作將首先在南沙口岸“開花結果”,南沙新區通關作業模式綜合改革將為南沙新一輪的開發建設增添強勁動力。粵海石油化工儲運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明表示,關檢信息實現互通共享,企業也可通過這個公共信息平臺方便地查詢通關狀態,將大大提升通關效率。此外,暢通的關檢聯系溝通機制,將最大限度簡化通關手續,降低企業通關成本。“一窗多能”的業務辦理模式,以及個性化的應急通關服務,更給企業吃上“定心丸”。
東方國際集裝箱(廣州)有限公司報關部主任李國泉說,關檢聯合實施“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對企業貨物通關有三大優勢:一是“一次申報”節約企業申報輪候的時間,簡化單證錄入、核對、遞單的重復環節;二是“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避免重復開柜、卸貨等程序,降低企業成本;三是有利于整合多方面的資源,加快貨物的通關速度,達到“多贏”的效果。
(廣東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