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謀 共促 共贏
——梧州檢驗檢疫局助推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發展紀實
本報通訊員 徐 瑕 覃志柳
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是“承接東部以銅鋁為主的拆解和加工有色金屬產業整體轉移示范基地”、“國家級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示范園區”、“國家環保部‘圈區管理’園區”、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梧州市委市政府把再生資源作為產業集群“雁行陣勢”中的第一梯次加快發展,將園區建設成為千億元產業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為此,梧州檢驗檢疫局充分利用職能、信息、技術等優勢,全力支持、積極促進園區健康持續發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廣西檢驗檢疫局與梧州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
提前介入 共謀園區發展
園區建設初期,梧州檢驗檢疫局就明確將園區建設當做服務轉型發展、服務區域發展的頭等事情來辦,及時成立專門服務小組,指定專人負責聯絡、跟蹤服務。為了提高服務效率,該局有針對性地出臺了《服務梧州再生資源加工園區工作措施》,制定了服務再生園區檢驗檢疫設施驗收工作預案,堅持超前謀劃、主動對接,全程密切跟蹤服務。局領導經常到園區調研,多渠道與市委、市政府領導和園區管委會、業主及企業溝通交流,每周定期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園區建設情況,并主動陪同市領導前往國家質檢總局、廣西檢驗檢疫局匯報、交流溝通,積極爭取上級領導在政策、資源等方面的重視和支持。國家質檢總局、廣西檢驗檢疫局領導為此多次到園區進行調研,相關處室領導和專家也經常到園區指導建設檢驗檢疫查驗場所、協助制定查驗場所視頻監控系統建設方案、安裝調試設備和業務專線等,使各項檢驗檢疫設施建設順利進行。
在園區建設過程中,梧州檢驗檢疫局結合實際,積極幫助業主建立衛生保障體系、完善監控設備和管理制度,及時糾正查驗場地建設布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避免工程建設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和損失,確保了園區建設順利進行。去年八九月間,在園區檢驗檢疫場所申請驗收的沖刺階段,局領導經常帶領服務小組和質量體系評審專家早出晚歸、加班加點深入園區,按照《進口廢物原料查驗場地設施建設規范》現場評審項目要求,層層分解,分工負責,實行一對一、點對點幫助,指導業主逐項落實檢驗檢疫設施設備以及相關企業管理文件,提高園區整體規劃建設的有效性和適用性,使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于2010年9月28日順利通過國家環保部牽頭組織的考核驗收。
梧州局還利用信息和資源優勢,牽線搭橋,積極爭取廣西局和國家質檢總局的支持,從構筑協作聯動平臺、強化技術牽引等方面,幫助園區提高社會影響力、擴大知名度。先后協調園區參加“中國國際廢料大會暨進口廢物原料境外供貨商和國內收貨人展覽洽談會”等高規格會議,特別是承辦了中國(梧州)-日本再生資源檢驗檢疫與貿易研討會,構建了國內收貨人與境外供貨商的商務交流平臺,切實幫助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加大了開發和招商引資力度,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前來落戶。目前,入園拆解、深加工企業已達32家,其中有10家已具備投產條件,7家企業獲得了國家質檢總局進口廢物原料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資格,今年已取得62萬噸進口批文。
梧州檢驗檢疫局領導深入現場指導工作
貼心服務 共促業務發展
為支持園區建設,梧州檢驗檢疫局在協助廣西檢驗檢疫局和梧州市人民政府順利簽署了《關于促進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發展合作備忘錄》的基礎上,提出了《梧州檢驗檢疫局關于支持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發展的措施》,在依法加強園區進口再生資源檢驗監管、推進園區檢驗檢疫通關便利化、建立電子檢驗檢疫、積極提供檢驗檢疫技術和信息服務、指導和幫助園區企業辦理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和建立質量管理體系、采取措施消除進口再生資源質量安全風險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認真抓好《合作備忘錄》的落實工作,積極幫扶園區做大做強。
把推動重大項目、重點企業發展作為落實《合作備忘錄》的著力點。該局建立了局領導聯系重點企業制度,經常組織業務骨干主動到園區重點扶持企業——廣西有色再生金屬有限公司進行調研,深入30萬噸電解銅冶煉工程工地,了解工程建設的進度,提供查驗場站建設、作業流程等業務咨詢,指導企業做好進口廢物原料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的前期準備工作;特別是及時派員前往該公司工地對進口的大型設備進行現場驗證和檢驗,保證了進口設備的順利安裝調試。此外,還主動與鴻圖公司了解即將開工建設的作為園區重大項目的汽車壓鑄件項目情況,積極為該公司提供檢驗檢疫政策法規咨詢服務。
把幫助園區企業辦理進口廢物原料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作為落實《合作備忘錄》的切入點。該局多次舉辦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培訓班,使園區7家企業順利通過了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確保了企業及時申請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根據企業入園的不同情況,還派員深入多家企業生產現場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宣傳檢驗檢疫政策法規、介紹廢物原料環控標準和檢驗規程,幫助企業進一步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并及時將企業的有關情況與上級主管部門進行溝通,使企業及時辦理進口廢物原料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工作,為企業順利投產奠定良好基礎。
把提高進口廢物原料質量作為落實《合作備忘錄》的側重點。該局針對進口廢物原料屬于高風險商品的特點,對企業誠信和風險意識管理長抓不懈。檢驗檢疫人員經常深入企業宣傳貫徹檢驗檢疫誠信管理及其等級評價機制,并積極探索對園區誠信企業實行通關便利化措施。特別是幫助企業在進口廢物以前提供的樣品或照片進行預檢驗,不僅使企業從源頭上降低了進口廢物的環保風險,也提高了園區企業誠實守信意識和質量主體意識,確保了口岸衛生安全。
把加快園區通關速度、不斷提高工作效率作為落實《合作備忘錄》的落腳點。該局建立業務咨詢平臺并提供24小時預約服務,不斷完善工作程序,積極探索適合園區又好又快發展的檢驗檢疫監管新模式,實現以“現場查驗”為主到以“現場查驗+后續監管+誠信管理”為主的監管模式轉變,推行從貨物報驗、檢疫查驗到放行“一站式”驗放服務。通過推進檢驗檢疫通關便利化建設,加快了驗放速度,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減輕了企業負擔,優化了投資環境。
協調配合 共贏發展前景
梧州檢驗檢疫局樹立大局觀念,正確處理好服務大局與依法履行職責的關系,建立了與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的合作機制,加強與口岸查驗部門的協調和配合。一是加強與園區管委會的溝通與協調,建立聯合執法宣傳、信息互通協調、重點企業聯合服務的三項緊密協調機制。二是加強與地方環保、商務部門的合作,緊密聯系,相互支持,更好地服務園區發展。三是建立和發展關檢長期合作關系,從政務公開、信息溝通與共享、定期舉辦協調會、聯合舉辦政策宣傳座談會等多方面開展合作,極大地發揮了檢驗檢疫和海關監管的效能與合力,不斷提高服務園區和企業的有效性。
梧州檢驗檢疫局抓住國家再生資源產業政策調整以及自治區打造西江“黃金水道”戰略決策等多重機遇,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發展大局,依靠地方,聯合部門,抓住企業,切實把助推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發展作為全局的中心工作,在促進園區健康快速發展的同時,檢驗檢疫事業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2010年12月9日,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梧州檢驗檢疫局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辦事處正式成立。這支年輕的隊伍,經過錘煉,將成為國門前沿一支敢于創先、嚴于把關、樂于奉獻的主力軍。《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