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是基礎,安全是底線,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質量安全問題日益成為最直接、最現實、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浙江省玉環縣質監局實施科學監管,著力完善大監管工作體系,構筑“三條質量安全底線”,切實提升消費者的安全水平和生活品質,保障其最核心的利益。
一、構建產品質量安全底線。一是落實打假責任制。以汽摩配、閥門、民生產品等重點關注產品為主,實施分類監管、重點監督,先后開展了“打假保兩節”、“平安六一”、“清新居室”等專項執法行動,共出動1420人次,檢查企業937余家次,接受投訴、舉報、咨詢435次,解答、調解處理率達100%,滿意率達100%。二是嚴防區域性產品質量問題。組織開展汽車配件專項整治,重點對汽車減震器、萬向節等汽車配件產品進行集中檢查,對列入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強制性認證的汽車用蓄電池、汽車用門鉸鏈等產品進行全面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580人次,檢查企業651家次。
二、構建食品質量安全底線。一是實施監管計劃。劃定玉城街道外馬村為縣級重點監管區域,確定水產品、黃酒、白酒、豆制品為重點監管產品,加強“三員”、“四定”的監管機制建設,出動235人次對列入監管的46家食品生產企業和14家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情況進行了現場監督檢查,全縣27家使用食品添加劑的企業對使用的食品原輔料、添加劑進行了申報登記,申報登記率達100%。二是落實監管手段。開展食品添加劑、飲用水、糕點米面、豆制品、飲料、地溝油、月餅等專項監督檢查,全年共出動264人次,監督檢查食品生產加工企業300多家次。
三、構建特種設備安全底線。一是落實安全目標責任考核。將特種設備安全“四個率”、“兩落實”列入縣政府對鄉鎮(街道)安全目標責任考核內容。二是落實部門聯動機制。分別與教育、建設、旅游、衛生等部門加強溝通,對玉環縣教育系統所有學校分管安全的校長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培訓;開展玉環縣醫療機構特種設備和消防應急救援演練現場會;與溫嶺建立兩地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聯合機制。三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目前已有100多家使用單位相繼建立了整套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并貫徹實施。利用各鄉鎮、部門開展特種設備知識培訓,結合縣安全學校培訓舉辦特種設備知識講座。今年以來,共辦理設備注冊登記562臺,培訓管理人員和持證上崗人員1146人次。四是落實監督檢查。開展“兩會”、節假日及“汛期”期間特種設備安全檢查,緊抓電梯、起重機械、液化氣瓶充裝站等各類專項整治,對列入全面檢查單位的190家企業和16家重點監控企業開展隱患排查。今年以來,共出動執法人員255人次,排查安全隱患224起,共發放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87份,查處違法違規案件21起。(潘丹薇)
潘丹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