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關服務促發展
——來自全國青年文明號鎮江檢驗檢疫局的報道
金秋十月,鎮江檢驗檢疫局局長陶衛忠捧回了一塊金燦燦的榮譽獎牌:國家質檢總局和共青團中央授予鎮江檢驗檢疫局全國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金色獎牌記述的是鎮江檢驗檢疫人創建文明的足跡,展示的是鎮江檢驗檢疫事業發展的光輝。
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只是鎮江檢驗檢疫局近年來獲得眾多榮譽中的一個代表。“全國質檢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檢驗檢疫文明服務窗口”、“全國質檢系統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價格誠信單位”、“省級巾幗示范崗”、“省文明口岸系統先進單位”、“鎮江市跨越發展有功單位”、“鎮江市黨建工作先進單位”、“鎮江市文明機關”、“市級廉政文化示范點”、連續13年保持江蘇省文明行業、江蘇檢驗檢疫系統文明單位等稱號。還有國家檢質總局先進個人、省級、市級勞動模范、江蘇省十佳勤政廉政好干部、鎮江市人民滿意公務員等一大批先進個人。
2009年以來,先后30多次獲得鎮江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稱贊鎮江檢驗檢疫局是市級機關的一個榜樣,是鎮江開放型經濟戰線上的一面旗幟。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在文明旗幟的引領下,我們走進鎮江檢驗檢疫局,追尋鎮江檢驗檢疫人認真履行職責、服務經濟發展的奮斗足跡。
堅強領導 引領發展
鎮江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稱贊鎮江檢驗檢疫局: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
發展,是時代的主旋律,更是檢驗檢疫人崇高的使命。隨著鎮江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對檢驗檢疫的要求越來越高,檢驗檢疫局黨組“一班人”深感肩上的擔子沉重。公開向全體干部職工發出“從我做起,向我看齊,對我監督”的倡議,公開亮出自我要求的標桿,用行動和言行提高黨組號召力。黨組成員帶領人員走訪重點企業,主動聽取企業的意見和建議,參加分管科室工作會議,實施面對面的領導,在探索與實踐中不斷增強領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確立“和諧、開放、創新、發展”鎮江檢驗檢疫精神,緊扣“把關服務,科學發展”的主題,突出圍繞“全面建設法治質檢和助推鎮江轉型升級跨越發展”,實施“依法施檢、科技興檢、人才強檢”三大戰略;全面推進“‘金山’人才培養工程”、開啟“‘振興杯’科技活動”,持之以恒地“抓創新、抓典型、抓落實、抓督查、抓成效”,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始終以檢驗檢疫工作為中心,緊扣發展主題,在服務地方經濟的征途中不斷提升班子統領能力。黨組“一班人”互相學習,深入交流,廣泛談心和自我解剖,明確自身職責,樹立大局觀念,自覺把黨和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時刻保持政治意識上的堅定和政治頭腦的清醒,自覺加強廉政建設,黨組的凝聚力,領導力、協調辦,團結力、謀事業發展的創造力和主動性不斷加強,贏得了全局干部職工信賴,樹立了局黨組的良好形象,黨組的堅強領導,把鎮江檢驗檢疫事業不斷向前推進。
激發熱情 推進發展
優秀的干部職工隊伍是事業發展的基礎,高昂的工作熱情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是促進事業在發展中實現超越的重要條件。檢驗檢疫局黨組全面調動干部職工積極性、創造性和開拓性,全面激發干部職工創先爭優、建設文明的內在活力。積極為干部職工提供展示才華的空間,發揮創造力的舞臺。組織中層干部赴清華大學進行能力培訓、定期舉辦干部職工培訓班、召開干部工作匯報會等形式不斷加強對干部職工的教育培訓。按照德、能、勤、績的要求提拔使用干部。做到了人盡其才,人盡其責,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舞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營造了良好的履行職責氛圍。全面加強檢驗檢疫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工會、青工委等組織的職能作用,組織職工進行拓展訓練、舉辦迎新春晚會、拔河比賽、各種球類比賽等文體活動、攝影比賽和踏青登山等活動,豐富了職工文化生活,增進了解,加深感情。在報檢大廳安裝電子顯示屏、制作部門指示牌、檢驗檢疫文化宣傳牌和建立文化走廊等文化設施,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增強了廣大干部職工榮譽感和進取心。
著力營造上級關心、政府支持、系統單位關注、相關單位密切配合、單位內部相互協調的良好內外發展環境。積極與市政府溝通,建立進出口產品質量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建立進出口產品質量管理聯席會議制度,由市政府牽頭,檢驗檢疫、質監、商務、經信、宣傳、農林、衛生、食藥、海關、商會等職能部門共同參與,加強執法監管、技術協助,聯動執法,共同幫扶,不斷提高行政效率,促進鎮江進出口產品質量提升,構建了促進檢驗檢疫事業發展的和諧環境。
高效服務 提升發展
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在服務中體現管理。檢驗檢疫局堅持以服務經濟、促進科學發展為己任,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拓寬服務范圍,強化幫扶措施,在更高的層次上服務經濟建設,在推進經濟轉型升級中提升發展。
出入有境,服務無境。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發展,積極投身行政效能建設,努力打造“收費標準最低、辦事效率最高、服務態度最好”“三最”機關。實施五種服務提升發展效能,促進經濟專型升級。優先服務。對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實施優先辦理行政許可和行政審批、優先受理報檢、優先檢驗檢疫和進口設備優先放行的“四優先”服務措施促進項目早建成、早投產。定點服務。建立領導重點項目重點聯系制度,針對不同項目的不同需求,實行“一廠一策”訂單式服務。特別是在潤揚大橋、金東紙業、西氣東輸、進口奶牛、中國二重、丹陽恒神等重大工程和重大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效率服務。實行預約5+2工作制和24小時工作制,做到及時受理報檢,及時實施檢驗檢疫,及時處理問題,全面提升檢驗檢疫服務效率。“平臺服務”。充分發揮檢驗檢疫機構的信息技術和法規優勢,搭建服務經濟發展的平臺助推鎮江經濟轉型升級。即通過搭建“信息服務平臺”、 “標準服務平臺”、 “公共技術平臺”、 “企業管理平臺”、 “服務外包平臺”五大平臺,形成以優質服務為核心,內容涵蓋信息咨詢、政策輔導、注冊登記、電子報檢、產地證辦理、申報受理、規范收費、檢驗放行、后期監管,貫穿檢驗檢疫工作各個層面、各個環節的優質服務體系,為鎮江地區進出口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營造良好貿易環境。政策服務。熱情幫助企業提供信息、技術服務,指導企業規避風險、用好優惠政策,指導企業用好區域原產地優惠政策金鑰匙。特事特辦,一次性為丹陽市海尚國際商務有限公司補簽74份FORM E證書,幫助企業爭取國外關稅優惠170多萬美元。平均每年幫助企業減免關稅1600多萬美元,為企業索賠貨物金額1億多美元。特色服務。全力扶持鎮江特色產業發展,幫助本地區特色產品打破國外技術壁壘,順利走出國門,占領國際市場針對特色產業發展。幫助恒順建成出口食醋原糧種植示范基地,支持鎮江瑞繁農藝有限公司的出口種子基地建成江蘇首個出口種子示范基地。打造句容出口運動器材和鎮江口岸進境木薯干兩大產業集聚區,有效的整合集聚區內的管理技術資源,提高集聚區的整合力、競爭力、吸引力和影響力,促進集區內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推進“企業品牌”向“區域品牌”的升級。
嚴守國門 保障發展
把關有效既是檢驗檢疫的職責所在,也是檢驗檢驗檢疫事業發展一個重標志。面對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檢驗檢疫局認真履行嚴把國門的神圣職責,強化把關意識,完善執法手段和措施,不斷提高全員執法把關能力和水平,在鎮江口岸筑起了一道維護國門安全的銅墻鐵壁,有效保障了鎮江經濟的安全運行。
每年要完成1000多艘次的外輪檢疫任務,10萬多標箱的集裝箱查驗工作,從中截獲小麥印度腥黑穗病菌、菜豆象、巴西豆象、紅火蟻等檢疫性有害生物和蚊、蠅、蜚蠊等病媒生物,查獲并及時處理大批有毒或有疫情進境集裝箱。曾一次性成功從進口原木中截獲44種次有害生物。對出入境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及時處制赴非回國勞務人員瘧疾疫情,受到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及時處制了外國船長突然死亡、外籍船員突然生病等涉外等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進口洋垃圾堅決實施退運。 成功從巴布亞新幾內亞進口原木中一次性截獲44種次有害生物,其中長綠天牛和海小蠹是江蘇口岸首次從進口原木中截獲。多次發現進口設備存在安全隱患,發現日本進口的高壓滅菌鍋、臺灣進口水平裁紗機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引起國家質檢總局高度重視,專門發布了警示通報,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停止銷售此種型號的高壓滅菌鍋,發現100多臺進口醫療設備存在質量問題。在甲型H1N1疫情防控中,鎮江檢驗檢疫人始終戰斗在一線,防控在一線,專門派出防疫人員赴上海虹橋機場進行疫情防控,在嚴格防控中展示衛士風采。對鎮江地區檢疫性實蠅和舞毒蛾等危害動植物的有害生物及本底醫學媒介生物進行認真監測,科學、迅速地處理了多起口岸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當好國家重點工程的保護神,在西氣東輸鋼管檢驗中,發現一批價值130萬美元的進口鋼管存在質量問題,成功幫助企業索賠,不僅為企業挽回近百萬美元的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排除了百年工程的質量隱患。
今年,日本發生地震造成核電站核泄漏事故后,檢驗檢疫局立即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出臺了八項措施,在關鍵時刻發揮檢驗檢疫職能作用,確保了鎮江口岸公共衛生安全,保障了口岸安全生產。市政府領導兩次在專報上批示,高度肯定了檢驗檢疫局口岸監測工作成效。
科技攻關 創新發展
科技為檢驗檢疫插上騰飛的翅膀,科技推動事業創新發展。檢驗檢疫局堅持“科技興檢”戰略,加大科研投入和管理力度,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充分發揮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圍繞檢驗檢疫工作重點、難點、熱點搞科研,加強對涉及安全、衛生、健康、環保和反欺詐的前瞻性檢測技術研究,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用科技成果促進和諧檢驗檢疫監管環境建設。注重實驗室建設、注重科成果轉換。先后建立了金屬材料、化工礦產、糧油食品、炭疽、艾滋病初篩、國家級江蘇檢驗檢疫機械實驗室和國家級食品添加劑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擁有各類儀器設備400余臺(套),總價值達3000余萬元,這些實驗室承擔了整個鎮江地區的化工品、礦產品、金屬材料和糧油食品等大宗進出口商品和出入境人員的檢驗檢疫任務。完成科技部“十五”攻關和食品安全重大專項課題,4個農殘免疫學快速檢測試劑盒和2個免疫原的科研項目。榮獲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一等獎、二等獎各一個,三等獎三個,江蘇檢驗檢疫局多項重大科技成果獎。研究制定了多項國家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啟動“金山人才工程”和“振興杯”科技興檢工程。培養了江蘇省“333”學科帶頭人、江蘇檢驗檢疫局第一層次、第三層次學科帶頭等一大批科研骨干。
今年,在應對臺灣塑化劑事件中,調味品與食品添加劑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發揮了積極作用,承擔全省的樣品檢測。檢驗檢疫局在第一時間組織技術人員連夜攻關,僅用2天時間就開發出更為精確的檢測方法,對國標檢測方法進行了改進,并針對不同樣品基質在全國系統內率先開發出一系列樣品處理和檢測方法,為有效應對突發事件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為全省系統應對臺灣塑化劑污染食品事件和“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創先爭優 文明發展
創先爭優,為民服務。檢驗檢疫局結合工作崗位全面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全體黨員亮身份、作表率、爭先鋒、做模范。緊緊圍繞鎮江市委“更高標準爭一流、更大范圍爭位次、更高層次爭榮譽”的目標要求,公開向全社會作16承諾。著力打造“收費標準最低、辦事效率最高、服務態度最好”“三最”機關,樹立檢驗檢疫機關的良好形象。始終堅持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常抓不懈,用廉政保發展,用優良的作風促發展。一手抓事業發展,一手抓廉政建設,兩手同抓,兩手都硬。廣泛開展珍惜手中的權力,珍惜工作崗位,珍惜個人前途,珍惜家庭幸福,珍惜集體榮譽的“五珍惜”活動。將監督觸角向外延伸。向政府機關、新聞媒體、外貿企業等聘請了31名行風監督員,向行風監督員頒發聘書,發放行風測評表,定期召開行風監督員座談會議,聽取行風監督員的意見和建議,對承諾的服務措施進行監督,確保各項服務經濟發展措施落到實處,保障服務經濟科學發展的有效性。著力在“提高能力,增強實力,擴大影響力”上謀發展,深入開展“三比三看爭一流,跨越發展當先鋒”、“人民質檢、為民服務,以質取勝、創先爭優”活動,不斷深化創先爭優活動內容, 堅持“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的工作方針,認真落實江蘇檢驗檢疫局“打造五區鑄強局”的目標,打造法治質檢樣板區、服務發展先行區、人才強檢示范區、科技質檢實驗區和和諧質檢模范區建設。
“面對新發展、新要求,我們將以爭創一流的精神狀態,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嚴守國門確保安全的高度責任,主動迎接挑戰,不斷超越自我,持續加強作風轉變,更高層次服務經濟轉型升級,為鎮江文明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辈稍L中,鎮江檢驗檢疫局局長陶衛忠再一次表明心聲。(李干榮)
李干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