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張家港開放型經濟的發展,張家港口岸逐步形成了進口木材、大豆、油脂、化礦、羊毛、棉花等大宗資源性產品集散地,進口量在江蘇乃至全國保持領先。對此,張家港檢驗檢疫局緊密結合自身職能,深化推廣多港分卸監管模式,加大對灌區企業分類管理力度,把好執法行為關、市場準入關,適應國家擴大進口戰略,打造全省口岸鑒定監管樣板區,全力服務口岸、服務經濟、服務社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10月,該局共多港分卸進口鐵礦、煤、大豆等大宗商品466.1萬噸,貨值14.2億美元;轉換多港分卸模式為企業增效374.6萬元,保險費率下降100萬元;查獲進口礦產品、動植物油脂、煤、廢鋼、大豆和金屬材料等主要商品短少1.7萬噸,幫助企業對外索賠4224萬元。在社會效益上,多港分卸模式推廣應用到連云港、舟山、北侖、日照等多個口岸,得到了國家質檢總局的充分肯定。(劉新 施向軍)
劉新 施向軍張家港檢驗檢疫局打造江蘇省口岸鑒定監管樣板區
2011-11-10 15:52 中國質量萬里行 劉新 施向軍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湖北省質量興省戰略發展綱要(2011-2020)
- 2內蒙古烏拉特后旗質監局嚴查月餅過度包裝
- 3天津檢驗檢疫局推進信息化建設工作綜述
- 4南京即將出臺電梯安全條例 計劃明年初正式施
- 5天津注銷11家企業11張食品生產許可證
- 6包頭市昆區質監分局確保中運會食品安全
- 7蘇州檢驗檢疫局郵件辦積極開展文明窗口建設
- 8地鐵奧的斯扶梯全部停用
- 9天津靜海一天內端掉四個食品黑窩點
- 10南京質監部門測試 九款車型實際容量均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