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開展以來,天臺縣質監局以“五度”(即確保宣傳發動的重視度、參與度、精細度、知曉度與落實度)、“四大”(即創設大討論、大培訓、大巡查與大服務活動)、“三多”(多渠道、多層面、多角度查找問題)為抓手,形成了行風評議人人參與、行風建設人人有責的良好局面。同時結合實際情況,積極探索,鞏固整改成果,構建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使作風建設進一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樹立了質監部門的良好形象,贏得了企業的廣泛認可與好評。
一、轉變意識夯前提。認識水平的高低決定行風能否得到根本轉變。該局通過扎實有效地開展行評活動,直接推動干部隊伍思想觀念的轉變,切實增強工作的緊迫感和自覺性,凝聚人心,營造思想統一、精神振奮的工作氛圍,營造優質高效的服務作風;以企業和人民群眾滿意為標準,以創建依法、規范、科學、公正、熱情、文明、廉潔、高效的行業作風為目的,切實解決好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樹立機關服務基層、領導服務群眾、全員服務行政相對人的服務思想和工作作風。
二、建章立制強保障。在機制方面,該局建立和完善了行風建設的長效監督、考核機制,全員簽定工作人員廉潔從政承諾書,對全體職工工作作風的轉變制定計劃、目標、責任和獎懲措施,以工作是否扎實、群眾是否滿意為衡量標準,認真考核,嚴格獎懲,并以此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在制度方面,積極推行以“溝通、變通、直通、精通”為主旨的四通工作法、一線工作法、AB崗制度、開門審案制度等,使每一個層面、每一個人員都有責任、有動力地自覺參與行風建設,提升服務質量,確保行風建設取得實效。
三、強化服務重落實。通過開足通道,強化服務,落實行評取得的成果。如綠色通道重便民,實行“一站式、一條龍”工作法,及時為企業辦理相關手續,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履行“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企業”的服務承諾;維權通道重保護,充分利用執法打假、12365投訴舉報電話、效能網投訴平臺以及縣政府熱線反饋等渠道,接受企業和消費者的舉報投訴,并借此打擊假冒偽劣、制假售假行為,切實保障企業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幫扶通道重提升,組建質量提升服務專家組,到企業對從業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幫扶,提升產品質量水平;開展質量普法培訓、“萬人培訓”等,培訓人員1500多人次;推進5家企業實施卓越績效管理模式、17家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123家企業實施5S等各種有效質量管理方法;技術通道重服務,在原有產業用布及橡塑制品質量檢驗中心的基礎上,向省局爭取并獲準籌建汽車用品質量檢驗中心,努力將檢驗檢測能力水平涵蓋三大產業,推進技術機構由質監“自有食堂”為企業“公共食堂”,積極幫助企業查找質量、技術、工藝等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環節,指導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余彬輝 鄭雅斐)
余彬輝 鄭雅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