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科學發展 推進質量興市
□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質監局黨組書記、局長 劉鳳章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有28個質量興市暨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成員單位,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巴彥淖爾市《關于全面推進質量興市工作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質量興市工作的意見》,各成員單位齊抓共管,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全民質量意識普遍增強,產品、工程、服務和環境質量水平穩步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
一是政府的主導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成立“質量興市(旗、縣、區)”組織領導體系和工作網絡,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使“質量興市”工作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市政府與各旗縣區政府和市直單位簽訂了質量興市工作責任書,進一步明確了各級與各部門工作責任和目標任務,通過經常性的成員單位聯席會議,研究問題、商討措施、布置任務,確保了質量興市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是名牌的示范帶動和聚集效應進一步顯現。各地、各部門圍繞地區優勢產業分別制定名牌培育計劃,指導企業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標準化體系和計量檢測體系,完善產品檢測手段和檢測能力,企業質量內控能力明顯提高,名牌的示范帶動和聚集效應進一步顯現:全市有4個農畜產品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24個產品獲得內蒙古名牌產品稱號;共有7家企業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志企業118家,5個旗縣11個生產基地被批準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8億元,同比增長86%。
三是技術標準戰略穩步推進。按照市政府《關于實施技術標準發展戰略的意見》,各旗縣區政府從農業標準化、企業標準化、服務標準化入手,建立健全以技術標準為主體,管理標準、工作標準相配套的標準體系。共制定50個無公害農畜產品生產技術標準、匯編88個農畜產品質量標準在全市推廣使用、有12家企業15種產品采用國際和國外先進標準,全市產品標準覆蓋率達到97%。河套酒業制定的奶酒國家標準,搶占了奶酒領域的制高點和話語權。
四是強化企業質量基礎建設,企業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組織企業開展質量對比提升活動,推廣運用卓越績效評價管理體系,使企業內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目前,全市25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65家企業分別通過ISO9001、ISO14000質量體系認證,6家企業通過了ISO22000食品管理體系認證,24家企業通過了HACCP體系認證;全市有448家生產加工企業獲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要工業產品等級品率穩定在70%至80%之間,食品、建材、成品油3大類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4.3%。
做好今后的“質量興市”工作,必須以服務科學發展為主題,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障質量安全和改善民生為主線,充分發揮質量工作在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效益上的基礎保障作用,努力做好以下6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進一步加大政府對質量工作的組織、領導力度,創新質量工作領導機制。各級政府要進一步提高對質量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將質量工作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設立市長質量獎,加緊建立質量興市績效評價體系,并將其納入地方和部門主要領導政績考核體系,加強統籌協調,指導監督,考核檢查。
二是樹立大質量工作理念,建立大質量工作機制。在地方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制定、實施企業質量信譽等級評價方法和標準,建設企業質量信息公共平臺。各有關部門加強深度合作,實現職能對接和優勢互補,以部門之間的密切合作,進一步推動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的整體提升,最終建立產品質量安全無縫銜接的“大監管”格局。
三是強化企業在質量興市中的主體地位。在“市長質量獎”激勵機制的帶動下,從部門職能入手,推廣《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等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抓好對質量“主體”的教育、引導、指導、幫扶、監督,促進各企業、行業全面落實質量主體責任,實施質量經營戰略,主動將質量管理思想融入生產、經營、技術和服務等環節,提高產品質量水平,推動管理升級,增強競爭力。
四是深入推進技術標準戰略的實施。加快采用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和制訂地方標準的步伐,建立和完善技術標準社會公共信息服務平臺,著力構建以國家標準為基礎,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相互配套的市場機制。
五是大力加強檢驗檢測技術保障能力建設。要立足全區農業大市的地域特點和產業優勢,通過資金、政策的傾斜,加快西部農產品檢測中心建設步伐,按照滿足當地、輻射周邊的發展理念,加緊權威檢測項目的申請、立項,以滿足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高地區產品質量水平的實際需要。
六是加強輿論宣傳,營造質量興市良好社會氛圍。借助各級電視、廣播、報刊、網站等載體,通過廣泛、深入的輿論宣傳,引導全社會積極關注、參與質量興市,形成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社會范圍。
巴彥淖爾市質監在行動
★巴彥淖爾市:食品檢測實驗室開放日,市民零距離感受檢測過程。9月9日,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消費者代表以及新聞媒體共30余人,走進市產品質量計量檢測所現場觀看了技術人員檢驗食品的整個過程。此次活動搭建了質監部門與大眾交流的平臺,增進了社會各界對質監部門執法把關情況和技術保障能力的了解,進一步宣傳了質量知識,提升了全社會的質量安全意識。 (趙 強)
★針對新出臺的《內蒙古自治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巴彥淖爾市質監局開辦了《內蒙古自治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宣貫班暨電梯安全管理會議。市局系統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及市移動公司、電梯維保公司、重點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等近100人參加了此次培訓會議。 (趙 強)
★隨著行政執法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為規范使用行政執法文書,確保行政執法案卷質量,巴彥淖爾市質監局組織開展了全市系統行政執法必用文書和擇用文書規范使用專項培訓。下一步,該局將開展行政執法案件評查工作。 (劉鴻儒)
★巴彥淖爾市質監局開展農機具專項檢查。時值河套平原秋收之際,為保障收割順利進行,巴彥淖爾市質監局組織執法人員對市區各農機具生產企業開展了專項執法檢查。共檢查農機具生產企業11家。對存在無證生產飼料粉碎機、葫蘆籽瓜脫粒機和葵花玉米脫粒機的5家企業依法立案調查。 (余慧文)
★巴彥淖爾市質監局開發區分局開展產品標識標注專項執法檢查。此次專項檢查主要針對各企業出廠產品是否依據國家相關標準粘貼標簽;標簽內容是否與產品一致;標簽內容是否符合標準要求等內容。同時,執法人員還對使用有機產品認證和綠色食品標志的企業進行了認真排查。通過此次專項檢查,進一步提高了企業對商品標識重要性的認識,對規范轄區產品標識管理,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翟 燕)
★五原縣質監局順利完成燒結多孔磚第三季度監督抽查。近日,五原縣產品質量計量檢測所圓滿完成了巴彥淖爾地區燒結多孔磚第三季度監督抽查任務。此次抽查涉及6家企業的6個批次產品,監督檢驗合格率為100%。 (秦子軍)
★近日,市質計所團支部榮獲巴彥淖爾市“青年文明號”稱號。 (呂 麗)
★杭后質監局深入脫水菜加工企業開展五查工作。一查在用鍋爐是否經過定期檢驗;二查鍋爐安全附件是否效驗合格;三查司爐工是否持證上崗;四查鍋爐操作記錄是否規范、真實;五查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是否齊全有效。共檢查脫水菜加工企業31家,查驗在用特種設備62臺(件),下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28份。 (李 林)
★磴口縣開展中秋、國慶期間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從9月1日開始,磴口縣質監局組織開展了迎“兩節”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檢查。截至目前,共檢查42家重點企業的61臺特種設備。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安全附件超期未檢;二是作業人員無證或證件超期上崗;三是鍋爐日常維護達不到要求;四是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不完善。針對存在的事故隱患,該局共下達了責令整改通知書10份,要求各責任單位限期整改。 (李 玲)
★近日,烏中旗質監局對轄區5家水泥預制廠進行執法檢查時發現,5家企業均未辦理產品標準注冊登記,執法人員在下達責令限期整改通知的同時,積極幫助企業完成了標準注冊登記,受到了企業的好評。
(劉守榮)
★烏中旗質監局開展組織機構代碼知識“三進”宣傳活動。從7月初開始,烏中旗質監局組織開展了組織機構代碼知識“進機關、進企業、進村鎮”的“三進”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各單位人員對組織機構代碼作用與應用的認識。從7月初至今,該局共年檢組織機構代碼58份,變更、換證、新辦87份,辦證率、年檢率均創歷年同期新高。
(任潤臣)
★烏后旗質監局與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小作坊簽訂《食品安全控制關鍵崗位責任狀》。近日,烏拉特后旗質監局與轄區34家食品企業、小作坊簽訂了《食品安全控制關鍵崗位責任狀》,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責任意識和質量安全自控能力。 (錢麗杰)
★近日,臨河、五原兩地質監局對轄區羊肉生產加工企業開展摸底排查。兩地質監部門共檢查羊肉加工企業、小作坊22家,未發現摻雜雞鴨肉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趙 強 姜 龍)
★今年以來,烏前旗質監局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優勢,通過貫徹節能減排相關標準、實施能源計量管理、開展能效測試等措施,指導、幫助12家年耗能3000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用能企業建立計量管理、檢測體系,為有效促進地方節能減排工作的順利進行做出了積極地貢獻。 (王 艷)
★巴彥淖爾市質計所利用“質量月”實驗室開放日的有利時機,向參加活動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及媒體,積極宣傳GB 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使大家正確認識食品添加劑,不必談“添”色變。
(武培斌)
★近日,巴彥淖爾市特種設備檢驗所配合內蒙自治區鍋檢所,首次開展并完成了一臺亞臨界HG-1176/17.6-YM1型鍋爐定期檢驗工作,并與內蒙古鍋檢所合作順利完成6臺鍋爐的能效測試。
(楊丹云)
★今年以來,巴彥淖爾市特種設備檢驗所與駐市多家大型化工企業開展長期合作檢驗,有效整合并利用了企業設備資源,使自身專業技術與企業設備有效結合,既節約了設備資金,又提升了檢驗能力。同時,為用戶提供了更加優質、高效的檢驗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楊丹云)
★第三季度,巴彥淖爾市產品質量計量檢測所集中對植物油、啤酒、瓜籽、糕點、醬菜5種產品進行了抽查,共抽查10家企業11個批次,合格11個批次,批次合格率為100%。 (蘭志東 呂 麗)
★近日,杭后質監局組織局執法人員利用一周時間對全旗7家番茄醬生產企業進行了實地核查。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該局逐項記錄,下達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對問題嚴重的企業依法進行了行政處罰。 (劉東祥)
抓好重點活動豐富質量月形式
一是深入開展質量宣傳活動,營造重視質量的社會氛圍。組織各旗縣區質監局在當地群眾相對密集的繁華場所,以“弘揚倡導質量誠信”為主題舉辦大型系列宣傳活動,開展義務咨詢,現場受理質量投訴舉報,并免費為消費者提供部分日常用品的檢驗檢測;組織開展人大、政協代表和新聞記者看企業、訪名優活動。通過深入名優企業,了解先進的質量理念、先進的工藝技術和提升產品質量的有效措施;開展質量進學校、進社區活動,組織技術專家及質檢人員深入學校、社區進行質檢科技知識、質量安全常識講座;舉辦“食品檢測實驗室開放日”活動,邀請學生、群眾走進實驗室,現場了解質量檢測檢驗技術,傳播質量知識。
二是開展執法打假活動,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組織開展“打假迎國慶”活動。以乳制品、肉制品、調味品、油脂類產品等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產品為主,開展執法檢查,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違法行為和食品生產非法添加行為,凈化市場環境;開展“誠信興商”活動。以農貿市場、大型超市、農產品交易場所、加氣加油站為重點區域,繼續集中開展“推進誠信計量、建設和諧城鄉”主題活動,重點解決計量器具未經檢定、檢定不合格或超過檢定周期仍在使用以及計量欺詐等失信行為;開展以電梯、氣瓶為主要內容的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整治,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確保全市特種設備零事故運行。
三是組織全市工業企業質量安全知識競賽,向企業宣傳和普及消費與質量方面的知識,積極營造全社會重視消費與質量的良好社會氛圍。開展質量管理情況問卷調查,充分了解企業質量管理狀況,聽取對質量管理工作的建議,增強開展質量工作的針對性;在全市質監系統組織質監法律法規知識競賽,開展執法能手評選活動,掀起新一輪學法、懂法、用法、守法的新高潮,提高執法人員的依法監管能力和水平;與教育部門聯合建立中小學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
四是進行權威發布,引導消費,服務社會。通過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集中發布質量報告、執法打假取得的成果,并對違法企業和假冒偽劣產品及時進行曝光。
(劉鴻儒)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