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數字化管理 打造信息化精品
——北京檢驗檢疫局信息化建設巡禮
□由智勇 吳 迪 張淑義/文 甄 凱/圖
編者按:身處數字時代,各行各業無時無刻不在全速前進,將觸角延伸到信息化最前沿。如何更好地將信息化建設轉變為生產力、戰斗力、凝聚力,就成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課題。近年來,北京檢驗檢疫局在信息化建設的實踐之路上,大膽突破,以“規劃、制度”為先導,開始謀篇布局;以“實戰、實用”為原則,打破“純粹技術驅動”的慣性思維;以“資源集成”破解“信息孤島”難題;一系列的大手筆,在使全局上下感受到信息化帶來的無窮魅力的同時,詮釋了信息化建設的真正內涵……
檢驗檢疫人員對全局網絡系統進行監控
實用 信息化加速催生戰斗力
作為北京檢驗檢疫局的一名職工,隨時都會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個功能強大的“信息場”——
無論你是在會議室還是在實驗室,只要在北京檢驗檢疫局的大部分辦公場所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輕松地將電腦接入到局內網,來處理自己名下的事宜。
如果你此時在家中或在出差途中,那也不用擔心,只要是在能上網的地方,該局開通的VPN服務,依然可以讓你自如地實現移動辦公……
將無線網絡和有線網絡結合,實現辦公場所的網絡全覆蓋,將人力從固定的辦公桌前解放出來,將資源輸送到檢驗檢疫現場的最前沿,這只是北京檢驗檢疫局近年來信息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在談到信息化建設時,北京檢驗檢疫局信息化管理處處長莊衛國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實用”。
他解釋,信息化建設中總有一個誤區就是“純粹技術驅動”,不太考慮實際需求,只求技術先進。如趕時髦,別人上網他上網,別人上辦公自動化系統,他也上辦公自動化系統;還有的單位盲目地引進大量應用軟件,而不去考慮是不是能滿足檢驗檢疫業務一線工作的需求。
北京檢驗檢疫局在信息化建設中大膽突破慣性思維,軟件系統開發堅持“以基層檢驗檢疫業務需求為先導、局信息化領導小組策劃、信息化管理處搭臺、各部門唱戲、齊抓共建”的工作思路,像上面提到的移動辦公系統,就是一切以實用為原則,一切以服務為主線,從而將信息化建設最大程度地轉化為戰斗力。
莊衛國說,有效的信息化規劃、清晰的工作思路,使北京檢驗檢疫局在應用系統開發上基本實現了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部署,避免了重復開發、標準不一、決策失誤等問題的發生,有效保證了應用系統開發的質量。
他展示了這樣一個喜人的信息化景觀:目前,該局已經逐步開發和完善了行政、業務、人事、財務、資產、科研、實驗室、后勤等各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統,正式運行的應用軟件系統已達70個,其中業務系統44個,行政辦公系統26個。
“春江水暖鴨先知”,“實用”的信息化理念引來的“喜人春色”,檢驗檢疫人員感知最深刻:
“績效考核綜合行政管理系統”:小平臺展示大凝聚力。每到年初,北京檢驗檢疫局的每一位職工都會登錄該系統,將自己的工作目標按不同權重進行錄入;而到了年末,每名職工都會在這個系統上先行為自己的工作打分,提交上級領導。該系統與每一位檢驗檢疫人員息息相關,它將質量管理、績效管理、能級管理、干部考核、部門考核、過錯追究等工作結合,形成統一的信息平臺,做到實時采集、分析管理數據,實施檢測、反饋各部門和各級人員的動態管理信息,能夠為管理層科學決策和執行層及時調整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
“集中審單系統”:大系統延伸最前沿。這個目前在多個直屬檢驗檢疫局已推廣應用的系統,能夠自動對每批電子報檢數據進行風險評估和審核布控,口岸檢務部門和查驗部門的檢驗檢疫人員按照審查中心的布控指令,對實際貨物及單據進行核查,并將核查結果反饋回審查中心;審查中心定期對反饋結果進行分析,形成新的風險規則。該系統的開發與應用,加強了對單據的管理,實現了對重點、敏感貨物的嚴密監管,對非敏感貨物的快速放行。
“財務預算管理系統”:財務也可以公開透明。在每年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的管理過程中,該系統突破了以往預算管理模式中以會計核算為核心的局限性,解決了各個業務部門、歸口部門、財務部門、局領導等對多業務、多項目、多科目、多組織的預算管理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實現了預算過程中業務流程、審批信息的公開化和透明化,做到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預算管理和實時監督,有力提升了預算和財務管理水平。
“業務管理電子核查系統”:信息化可以監督權利運行。該系統的運行,實現了對一線執法工作的全過程監督,降低了執法風險,做到了“權力運行到哪里,監督就跟隨到哪里”,使權利行使的每一環節都做到流程明確、權限明確、責任明確、時限明確、全程留痕,杜絕了暗箱操作,實現了由事后監督向過程監督、人為監督向電子監督的轉變。
此外,北京檢驗檢疫局根據實際業務需要開發的“食品、化妝品安全風險預警信息管理系統”、“出口企業質量管理綜合評價系統”、“出口企業ERP數據采集監管系統”等一批業務管理系統在應用的同時,依托相應的監管模式創新,優化并簡化工作流程,提高了檢驗檢疫內部管理水平,提高了辦事效率,規范了檢驗檢疫執法行為。
北京檢驗檢疫局召開軟件項目驗收會
資源整合 破題“信息孤島”
隨著應用系統越來越多,基礎數據越來越繁雜,以往每個軟件系統各自獨立的模式已經不適合目前條件下的信息化發展。此時很多信息系統就會成為“信息孤島”,即系統之間彼此孤立,不能方便地實現信息共享和交換。
莊衛國說,堅持資源整合正是北京檢驗檢疫局基于這種狀況提出的破題之策。應用系統集成項目和數據中心系統,正是著力從應用系統整合和數據整合兩個方面來實現資源的整合和高效運用。
早在2007年,北京檢驗檢疫局就開始了應用系統集成項目的建設。它集成了該局現有的多個應用系統,檢驗檢疫人員只需訪問一個地址,全局大部分的應用系統就會展示在這個平臺上,從而可以隨意地點擊“辦公系統”、“郵件管理”、“財務預算”等等系統。
莊衛國用一串專業術語解釋了這個項目的功能:解決了各個應用系統各自使用獨立的認證機制導致的用戶信息資源冗余、用戶身份組織凌亂、管理復雜、使用不便等問題。
他還強調,此項目不僅為使用人員提供了統一的信息系統訪問入口和交流溝通的平臺,而且提供了一種可以將現有系統和將來開發的系統有機整合起來的規范框架和標準。
如果說應用系統集成項目是方便每一個檢驗檢疫人員的平臺,那么正在建設中的全局數據管理平臺——數據中心系統,就是各級業務管理人員科學決策的“數字化”參謀和助手。
該系統主要針對現有數據的孤立分散、不便于查詢、不便綜合分析的現狀,將分布于各業務系統中的數據以及分散在各業務處室、分支機構一線的電子表格數據,提取到數據中心,并將這些數據重新加以匯總組織,形成便于查詢、便于輔助決策的統計數據,為各級業務決策和管理人員提供宏觀數據的統計查詢、多維分析、監測預警等功能,使他們能夠快速掌握全局總體情況,并以此為依據進行相關的決策和管理工作。
莊衛國說,有了此系統,就可以讓領導不論是在平時工作中,還是在應急狀態下,都能表現出“風勁帆滿海天闊,俯指波濤更從容”的淡定。
北京檢驗檢疫局軟件系統開發決策機制
創新 信息化建設長久發展的孵化器
眾所周知,信息化的發展日新月異。在這個領域中求“新”,永遠只有目標,只有創新,卻很難做到最新。對此,北京檢驗檢疫局提出了“技術進步、管理創新”的口號,由此應運而生的虛擬化系統平臺和信息系統綜合運維管理平臺,成為了信息化建設長久發展的孵化器。
虛擬化系統平臺。北京檢驗檢疫局運用先進的虛擬化技術,將大部分CIQ2000外圍系統及一部分辦公系統遷移到虛擬化平臺上運行。目前,已有36個軟件系統完成了遷移工作并且運行良好。虛擬化服務器平臺降低了服務器硬件成本,利用虛擬服務器資源分配的靈活性,實現了服務器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減少了大量的電力消耗,起到了良好的節能減排效果,為下一步開展綠色信息化建設進行了探索和嘗試。
信息系統綜合運維管理平臺。此平臺實現了對網絡設備及鏈路、服務器及操作系統、中間件及數據庫、應用系統等四個層次的全面監控,使信息系統運維人員在一個平臺上就可以很直觀地了解北京檢驗檢疫局全部信息系統的運行狀態,可以準確定位故障發生的位置,解決了信息系統運維人員少而日常巡檢量大的矛盾,在信息系統發生故障前能夠作出預判,將故障處理在萌芽狀態,提高了信息系統運行質量和故障排除的效率;對運維服務的流程和人員進行規范化和透明化管理,提高了運維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實現了監控管理和運維流程管理的無縫集成,建立了運維知識庫,將分散的系統監控和故障處理轉變為集中模式,方便了管理和維護工作,從而實現了信息化管理的系統化。
檢驗檢疫人員進行系統維護
規劃和制度 信息化建設連級跳的重要保障
實用的各種應用系統,功能強大的資源整合平臺,創新的管理理念……是什么使北京檢驗檢疫局信息化建設實現了這樣的連級跳呢?
莊衛國用3個關鍵詞,展現了該局沿著信息化建設之路開拓創新、奮勇前行的足跡。
關鍵詞一:“一把手”工程。在該局,黨組書記、局長齊京安是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分管局領導則是領導小組的副組長。這樣的“一把手”工程保障了信息化建設進程整體推進有力,項目實施科學把關。
關鍵詞二:規劃先行。早在信息化建設之初,北京檢驗檢疫局就把規劃作為一項中心工作來抓。先后制定了《北京檢驗檢疫局2006~2008信息化建設規劃》和《北京檢驗檢疫局2009~2011信息化建設規劃》。在規劃制定的過程中,該局充分把握四個關鍵點: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設的組織機構和決策機制;注重各部門的共同參與;與北京檢驗檢疫事業發展狀況相符合,確保規劃做到既具有前瞻性又不過于超前,而且確保規劃可以落地,具有可操作性;做到有選擇、有重點地開展信息化建設項目的實施。
關鍵詞三:制度保障。從人性化角度出發,從基礎建設著手,該局在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應用系統開發管理、維護管理、信息系統安全管理、信息服務管理等多個方面制定了相應的標準和規章制度,有效保證了規劃的順利實施。
一點一滴成氣勢,一微一著見變化。莊衛國自豪地說,近年來北京檢驗檢疫局信息化建設在基礎建設方面有了巨大的發展。截至目前,該局完成了核心機房的改造,災備機房正在建設之中;購置小型機4臺,服務器、存儲設備142臺(套),路由器、網絡設備150臺(套),網絡安全設備10余臺(套);建成了虛擬化服務器平臺;網絡實現了局本部到所有分支機構光纜連接;在局本部大樓及部分分支機構辦公大樓實現了無線網絡覆蓋;實施了主干網、服務器端和客戶端三個層次的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建設……
對于下一步工作,莊衛國強調了九個字“牢基礎、強安全、再優化”,總之就是讓信息化建設更進一步催化全局生產力、戰斗力、凝聚力,進一步為北京檢驗檢疫事業的主題主線服務……
《中國國門時報》
主機房
運行虛擬平臺的刀片服務器
網絡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