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大優勢“名片” 鑄就一流纖檢品牌
廣州市纖維產品檢測院為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下屬事業單位,屬第三方纖維、紡織品、服裝服飾產品專業檢測機構,也是中國商業聯合會服裝箱包鞋類商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測試中心、CQC生態紡織品簽約實驗室以及國際羊毛局授權實驗室。目前已通過國家級計量認證(CMA)、國家級審查認可(CAL)和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是中國首家達到A級水平的紡織類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十一五”期間,廣州市纖維產品檢測院(以下簡稱廣纖院)實現了自身發展的大跨越:
檢測能力的大跨越 檢測領域從原來的6個、170類、391個檢測標準,發展到14個檢測領域、394類、1267個檢測標準。
人才隊伍的大跨越 由檢驗人員149人、碩士生3人,發展到擁有檢驗人員42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名、碩士研究生40名。
業務發展的大跨越 由2005年出具報告書9.8萬份,發展到2010年出具報告書37萬份。
科研創新的零突破 共完成了16個科研項目研發,申請技術專利3項,參與了200多個標準的制修訂,已成為集檢測與科研于一體的技術機構。
“品牌就是競爭力!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起步之年。廣纖院理清思路,進一步明確其品牌發展之路:緊緊圍繞“廣州品質”需要及行業發展需求,固本培元,擴大優勢,全力打造“人才”、“技術”、“服務”三大名片,努力提升服務質監事業、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有效性,鑄就國內纖檢行業的頂尖公共技術服務品牌。
目前,該院業務發展立足珠三角、長三角,覆蓋全國,并通過與跨國企業的合作,檢驗報告進入亞、歐、美市場,成為國內外600多家知名服裝企業指定檢測實驗室,在紡織檢測領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僅今年上半年,共出具檢驗報告近20萬份,業務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36%,實現了“十二五”開門紅。
打造一流的“人才名片”
“事業要發展,人才是基礎!边@是廣纖院領導班子的共識。經過幾年的“外引內育”,廣纖院金字塔型人才結構基本成型。
“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百事舉矣,則富強不足謀也!比绾问惯@支年輕的隊伍,成長為一支專業素質過硬、戰斗力強的科技研發、專業檢測、市場拓展、客戶服務專業團隊,是廣纖院人才隊伍建設的重點。今年以來,該院以提高“塔基人才”整體素質,加快培養“塔尖人才”步伐為著力點,采取整體推進,分層進行的方式推動院人才發展戰略。
針對“塔基人才”即普通檢驗人員,廣州纖檢院主要從3個方面提高員工整體素質。一是加強崗位職能培訓工作。該院立足于各個專業崗位的技能要求,抓住崗前培訓、上崗考試、績效考核三個關鍵環節,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員工內部培訓機制。僅今年上半年,該院組織各類培訓196次,培訓人員2680人次。二是開展業務技能大比武活動。設立競賽電子題庫,采用知識競賽、檢驗操作和專題演講3種形式,分檢驗部門和綜合部門兩個方向開展大比武活動,在全院興起了業務知識學習和技術練兵的熱潮,并通過比武活動發現一些業務精、技術強的好苗子。三是搭建在職再教育平臺。自去年與東華大學紡織學院聯合開設紡織工程碩士班后,為滿足大中專學歷的基層檢驗人員繼續再教育的需求,該院牽頭促使上海東華大學與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聯合籌建東華大學遠程本科教育點,搭建本科學歷學位繼續教育平臺,提高檢驗隊伍整體綜合素質。
針對“塔尖人才”即學科帶頭人培養,該院進一步拓寬思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將產學研平臺作為培養學科帶頭人有效載體。按照科研項目+基地+人才+高校的模式,加大了與高校在項目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力度,實現科學研究開發與人才培養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今年8月,東華大學紡織學院18名教授學者到廣纖院進行學術交流,與該院技術業務骨干就各自專業領域的科研成果及未來的研發方向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探討,并對當前市場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檢測手段以及空白領域標準的制定等方面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此外,該院還經常性地選派一些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國家有關部門組織的標準審定會、學術攻關會、科技研討會等高端專業技術活動,為員工搭建施展個人才能的舞臺。一批年輕的技術骨干脫穎而出,分別出任國家有關部門TBT評議專家、全國重點監管產品檢驗方法標委會紡織品工作組組長、CNAL技術委員會紡纖分會技術委員會委員等,逐漸成長為學科帶頭人,業務技術能力得到了行內的認可。
打造一流的“技術名片”
廣纖院始終牢記自己的使命,為政府規范市場、企業質量控制及產業的升級轉型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在承擔各級政府部門的監督檢驗任務中,檢出了兒童服裝、學生校服、毛巾產品、內衣、絮用制品等存在的大量安全和質量問題,為政府從源頭上整治產品質量提供準確的依據,并創下了近5年承擔888批次國家監督檢驗和2597批次省監督檢驗,持續保持零差錯的記錄。而這和該院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技術能力水平是分不開的。
硬件設施。廣州纖檢院擁有實驗室工作場地11300m2,此外,番禺質量技術中心2.5萬m2的纖檢大樓正在建設當中。擁有國際先進專業檢測設備1000多臺(套),設備原值1億元,滿足了該院未來3年業務發展的檢測和服務需求,切實提升了市場競爭實力,也為構建具有國際先進檢測技術水平的應用和創新平臺打下良好的基礎。
檢測水平。作為國內首家達到A級水平的紡織類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纖院檢測領域達到14個,分別為纖維及纖維制品、紗線、紡織品、服裝、皮革制品、鞋類、土工合成材料、羽絨、輕工產品、染料產品、塑料、水質、紙及其制品、化妝品,檢測能力范圍達到394類,能執行檢測的標準數達到1267個,涵蓋了整個紡織產業鏈。檢測項目涉及物理檢測、染色化學分析檢測、生態安全檢測,涵蓋了GB、ISO、ASTM、AATCC、BS、JIS、EN、DIN、WSP等過千個國內外標準,科學、公正、準確的檢測結果可作為企業產品質量控制、國內國際貿易、司法鑒定、質量仲裁、保險理賠、科技成果鑒定、質量技術管理和工商行政部門處罰的技術依據,并取得了美國、日本、香港等57個國家和地區70個實驗室認可組織的認可。
創新能力!笆晃濉逼陂g,該院加強科研投入及成果的轉化,共完成了16個科研項目研發,申請技術專利3項,參與了200多個標準的制修訂,科研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于2006年及2010年兩次被國家有關部門評為“科技興檢”先進集體,并榮獲全國服裝標委會“2010年度標準化工作特殊貢獻獎”。
今年,該院科研工作在注重與檢驗市場需求相結合的同時,突破纖檢科技工作的傳統模式,加大與產業的對接力度,積極利用自身技術實力,搭建服務企業的創新平臺,當選為廣東省科技服務業百強企業(機構)。
4月,該院與廣州醫藥工業研究院等7家機構聯合發起成立海珠檢測與認證產業聯盟;與增城質量技術監督檢測所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共同建設增城市新塘牛仔服裝專業鎮檢測平臺,為新塘牛仔服裝產業基地的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持,推動其由“新塘制造”向“新塘創造”轉變。
打造一流的“服務名片”
以服務創造卓越價值,以品牌鑄就恒久信賴,是廣纖人一直堅守的信念。
近年來,廣纖院抓住國內紡織服裝行業發展迅速這一契機,緊緊瞄準政府監管市場需求和檢測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創新為理念,走出了一條特色服務發展之路。
延伸服務價值。該院不斷拓展服務的外延和內涵,將服務與企業發展的需求相結合,在為企業提供技術研發、標準服務、檢驗檢測、質量控制、人才培訓等技術支持的同時,主動搜集檢測數據及市場信息,分析質量風險,形成風險預警報告發送給企業,幫助企業找出質量控制體系中存在的漏洞,進一步強化企業的主體責任意識,引導企業樹立品牌發展意識,走質量興業之路。
提升服務質效。該院不斷創新管理模式,深化精細管理,重新打造滿足整個質量活動的信息平臺,進一步細分、優化業務流程,確保整個實驗室管理和客戶服務系統化、規范化、數字化,實現了業務、客服、受理、檢驗、出證、申訴“六分離”。并采用新的RFID電子標簽技術,實時監控樣品的流轉動態,實現了檢驗樣品內部流轉、樣品寄送、樣品傳遞信息化管理,每個樣品在流轉環節的工作效率提高了50倍左右,大大節省了人力資源,確保檢驗的公證高效。
實現服務信息化。利用信息手段,輔之以快遞服務等系列便企措施,構建“虛擬實驗室”,讓客戶足不出戶就能通過咨詢熱線、在線QQ、投訴熱線等信息手段,與客服人員實時溝通,就能享受網絡申報,檢驗項目、收費標準及檢驗結果查詢,數據分析等個性化服務,實現了時間和空間上的服務“零距離”。這使得該院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占先機,推動業務快速發展。
廣纖院以一流的服務品質,贏得了國內外600多家知名服裝企業的信賴,與之建立了長期的技術合作關系;幫扶廣東省多家企業榮獲中國名牌資格及廣東名牌資格;所出具的中英文報告實現“一證通全球”,有效降低企業檢測成本,幫助企業突破技術性貿易壁壘,搶占國際市場,助推中國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
“廣州纖檢”這一品牌猶如初升的太陽,伴著行業發展的清風,冉冉升起。
(穗 宣)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