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基層管理,加強基層建設是質監事業發展的根基,是一項必須長抓不懈的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內蒙古五原縣質監局新一任領導班子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創新機制為主要抓手,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一步規范基層管理,加強基礎建設,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統一思想,突出加強基層能力建設工作主線。
2011年, 支樹平局長在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作報告中提出:“全系統要堅持不懈地加強基層建設,牢固樹立重心向下、從嚴監管的指導思想,加強一線監管力量、加強監管人員教育培訓、加強經費投入和技術裝備建設、加強監管制度建設及加強責任落實,把各項監管責任落實到崗、到人”。五原縣質監局新一任領導班子成員在認真領會全區質監工作會議精神的同時,加強了對總局報告的學習研究。充分認識到縣級局基層建設的水平如何是制約整個質監系統提高的瓶頸。把基層建設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于工作中。今后更要按照自治區質監局提出的“一年邁一大步,三年上新臺階”的奮斗目標,堅持人才、資金向基層一線傾斜。在用人上,將工作能力強、創新意識強、業績突出的干部安排到基層一線工作,增強基層隊伍建設的生機和活力。在資金管理上,堅持實行成本核算,并要求基層技術機構必須將返還款的60%用于設備改造、項目研發、人員培訓,作為再生產的投入。而且作為硬性任務指標進行考核。
二、加強基層質監人員能力建設,進一步增強組織保障能力。
質監基層工作者直接同企業和群眾打交道,是展現質監形象的窗口,也是落實法律賦予權責的前沿陣地,人員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和影響著工作質量。因此,五原縣質監局把人員的能力建設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來抓。一是以知識教育為切入點,開展崗位基本技能訓練,有效提高了技術機構的能力和檢驗檢測人員的技術素養;加強思想政治、業務知識、信息網絡技術等方面知識的學習培訓,提高干部隊伍的綜合能力;二是以廉政教育為立足點,采取理論灌輸、典型教育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加強對干部職工的廉政教育,樹立干部職工的道德觀念;三是重視學歷教育,鼓勵干部職工參加成人教育,并為他們報銷提高學歷所需的部分費用,為參加各類培訓開通“綠色通道”,提高了干部職工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通過開展以上工作,全局干部職工素質明顯提高,在全局形成了“講學習,比貢獻”的濃厚氛圍。
三、提高基層執行力和技術機構競爭力,大力加強基本建設和能力建設。
為促進技術機構不斷適應質監事業發展的要求,五原縣質監局在工作中運用反思工作法對以往的工作進行反思、調研,全面掌握自身基礎設施、技術水平、執法裝備、人員配備等方面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情況,分析履行職責方面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科學地對各項工作進行長計劃、短安排,并注重貫徹落實。行政執法水平、檢測業務的拓展方面都有了較大幅度地提升。
為了適應新的市場環境,五原縣質監局不斷強化內部管理,建立健全技術機構檢測項目設置方案,籌措資金購置先進設備,提高檢測能力。申報質計所檢測中心辦公樓建設項目,努力增強基層技術機構的“造血功能”。近兩年,共投入60多萬元,更新購置11臺計量標準器、兩臺檢測用車,改造了實驗室,檢測條件有了明顯改善,從硬件上保證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提高了為企業服務的能力。2009年申報的質計所檢測中心辦公樓建設項目,預計投資700萬元,建筑用地4500平方米,已通過招標、公示等程序,進入了緊張的施工階段,辦公樓設計共6層,現在四層即將封頂,投入資金140多萬元。
四、加強思想作風建設和文化建設,凝聚創業力量。
首先是加強思想建設,明確發展目標。2011年下半年,五原縣質監局為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按照“整體工作上水平、單項工作求突破,重點工作出亮點”的工作思路,大力開展思想教育活動。通過深入地學習、討論和交流,進一步明確了“為什么發展、怎樣發展”這個中心命題,牢固樹立起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工作理念,把思想統一到了服務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上來,形成了人心思進、齊心協力、共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其次是加強作風建設,樹立良好風氣。在工作中,要求干部職工都必須嚴格執行各級有關規定,以“十不準”來規范自身行為,做到各項禁令入耳、入腦、入心,用各項禁令管手、管嘴、管身;在載體上,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和效能建設,強化制度約束,從源頭預防職務腐敗。在縣行政審批中心設立的代碼窗口,每年被評為“紅旗窗口”;在全縣的行風評議中連年名列前茅。
近幾年,在基層能力建設方面,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現階段面臨新的挑戰、新的機遇,更應該將基層建設作為一項長期性工作來抓,特別是在“十二五”期間要進一步加強裝備和載體建設,增強質監部門的服務之能和競爭之力。全面推進檢測項目、基礎設施、執法裝備和信息化建設,充分顯現我們系統的技術優勢,努力建設法治質監、科技質監、和諧質監,為促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提供質量保障。(劉永志 白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