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的行政執法人員在處理你公司生產車間地面衛生達不到應具備的衛生條件的案件的過程中,執法程序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是否存在索要財物的現象?你對提高行政執法工作質量有什么好的意見和建議?”。“我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確實存在衛生條件不具備的問題,質監局的行政執法人員在辦案過程中應用程序合法,工作態度好廉潔自律,你們的工作很到位也很規范,我很滿意!”這是山東平邑縣質監在處理質量違法案件案后監督環節,案后回訪的一個情景。
近年來,該局把行政執法工作規范化作為提高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質量的切入點,在行政執法工作實踐中積極探索總結實現行政執法工作規范化的特點和規律,結合轄區行政執法工作實際,實施并推行了“案前準備、案中規范、案后監督”三段式辦案模式,使行政執法案件處理的各個環節規范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有效地推動了行政執法工作健康發展,收到較好的成效。
案前,提高人員素質,規范內部管理。該局把提高行政執法工作人員的素質,作為規范和提高行政執法工作程序和質量的基礎性工程,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在積極參加省、市兩級局舉辦的各種業務培訓班的基礎上,每年的年度工作開始之初,結合局年度工作實際,推進并堅持了“理論和業務學習周”。每年的學習周期間,組織全體行政執法工作人員在系統地學習了《食品安全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請縣紀委、縣檢察院、縣法院和縣行政執法局的專家,對有關法律和廉政建設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的輔導講解,增強全體行政執法人員的依法行政和廉潔意識,為執法規范化打下了堅實良好的思想和理論基礎。為提高內部管理工作力度,在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設的基礎上,對《平邑縣質監局行政執法人員管理規范》、《平邑縣質監局理論和業務學習管理規定》等20項規章制度進行了健全和完善,并裝訂成冊一人一份。并按照工作職能,層層簽訂了目標責任書,規定每半年進行一次內部綜合評議,評議結果作為個人和科室年終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
案中,抓好監督檢查,提高辦案質量。該局針對以往行政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認真梳理和總結的基礎上,嚴格把好了質監案件處理的程序、事實、證據、裁量、文書五個關口,確保了程序合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裁量準確、文書完整規范。采取了日監察、周匯總、月評比、季考核、年總評的辦法,將日常考核與推動實事立功競賽、行風測評等結合起來。從年初開始,規定行政執法科室只能罰款,不準以收代罰,杜絕了協議收費,上半年罰沒款同期增長了25%。一個工作時期或一個工作階段,結合行政執法工作出現的普遍性的共性的問題,都要有針對性地組織執法案卷檢查評比活動,檢查評比采取個人擺、群眾評、專家講的方式,分優、良、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對行政執法案卷進行全面的檢查評比,并將評比結果作為個人和科室評功評獎的依據。對典型和普遍型的案例,深入推進了“陽光辦案”活動,陽光案審會邀請人大、政協、紀委、法院、檢察院等部門領導參與,與會領導與案審委成員一起對案件進行全程審理,并對案件審理全過程進行現場評議、指導、監督,最后現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體現了行政執法工作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促進了社會各界對質監行政執法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提高了社會公信力。截止目前,已進行了5次陽光案審會。
案后,抓好社會監督,總結提高。提高社會監督質量,該局進一步暢通信了訪舉報通道和12315舉報網絡,開展了12315進商場、進超市、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五進”活動。積極參加“行風熱線”活動,及時向社會公眾了解廉政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介紹本單位有關的制度措施。聘請了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事業有關人員等各界人士代表37名行風監督員。設立了3部舉報電話、1個舉報箱,向全社會公布縣局主要領導的職責分工的手機號碼和有獎舉報的有關規定,以便及時受理社會各界對質監人員違規違紀行為的舉報。采取黨組成員走訪回訪等方式,向有關部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監管服務對象廣泛征求意見。每周、月、季節、半年和年終,辦公室把社會監督情況進行匯總,梳理工作中得到企業肯定的做法和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對其成因進行客觀認真的分析,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規定各相關科室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落實的第一責任人是科室負責人。到目前為止,這個局在回訪工作中先后收到企業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45條,其中有9條被采用。
實施行政執法工作規范化工程的實踐證明,行政執法規范化使質監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支持,單位全面建設質量也實現了質的躍升。該局連續三年在縣委、縣政府組織的行風廉政建設評議中獲得第一名,連續五年行政上訴案和復議案為零。(甘信軍)
甘信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