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天臺縣針對工業經濟塊狀明顯的特點,著重扶植產業用布、橡塑制品、汽車用品三大產業,通過加強質監機構建設、構建公共服務平臺,依托省級質量檢測中心這一載體,充分發揮“產品診所”的作用,實施產業強縣、質量強縣戰略,提升企業產品質量,有力助推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截至目前,該縣共有中國名牌產品1個,省名牌產品11個,市名牌16個,省級品牌基地2個,被評為中國商標發展百強縣。其主要做法是:
一、“添材加料”,創建質保陣地
1、抓投入,優化設備。采取“當地政府拔款為主、上級財政適當補助、本級機構積累為輔”的方式,多渠道、多層次,先后爭取1000多萬元資金,設立了浙江省產業用布與橡塑制品質量檢驗中心、浙江省汽車用品質量檢驗中心(籌建中),積極購置先進設備和儀器,并對現有實驗室進行改造,為行業產品開展原材料分析、出口前置檢測;綜合判定產品質量、規范生產經營行為;為行業企業研究制定、推廣和實施聯盟標準提供技術支撐。幾年來共完成企業委托檢驗近2600批次,為企業開發研制新產品提供檢測分析報告15份。
2、抓隊伍,配強力量。通過“本土培養、借智引力”等途徑,著力解決質量檢測高素質人才緊缺難題。一是努力使檢測中心機構擴編升格,增強從事產品質量檢測行業的吸引力,爭取在“十二五”期間,培養出本地高級工程師3-5名。二是積極與北京大學工學院、青島橡膠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通過技術、信息共享,提升全縣公共檢驗檢測技術水平。
二、“送醫義診”,搭建服務平臺
1、整合服務資源。集聚社會優勢資源,依托檢驗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提供技術支撐,并通過與廣州市纖維產品檢測院等校企合作,提升產業用布的檢驗檢測、產品標準制修訂、應對國際技術貿易壁壘等信息公共綜合服務與服務企業本領。同時,結合民主評議行風活動,積極開展食品添加劑、特種設備安全檢查,并對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幫助企業把好產品質量關。今年上半年,共為全縣100多家企事業單位提供了計量質檢服務,檢定計量器具2100多臺件,檢測產品近100批次。
2、延伸服務領域。通過建設檢測中心和改造實驗室,提供從檢測工業用布、橡膠制品到汽車用品等各類行業產品的質量檢驗檢測,實現從原來只對單一產品的檢測,向半成品、原材料檢測的延伸,使服務項目覆蓋全省產業用布、汽車用品和橡塑行業所有產品。
三、“鞏固療效”,構建長效機制
1、出臺幫扶政策。先后出臺了《天臺縣縣長質量獎評審管理辦法》、《關于建設質量強縣的意見》、《天臺縣質量強鎮(業、企)創建活動辦法》、《天臺縣2011年質量強縣工作計劃》等文件,建立起品牌戰略幫辦、產品質量送檢等系列措施,制訂了名牌培育五年規劃,積極推進區域名牌培育。今年,共申報15個各級名牌產品(2個為復評),并利用汽車用品聯盟標準制訂經驗,積極在橡塑制品和產業用布行業中推廣。
2、完善獎懲制度。公布投訴舉報電話和郵箱,并通過明察暗訪、輿情監測和日常監管等途徑,受理監管單位服務人員違法違規行為。同時,該縣還將質量強縣相關工作列入對鄉鎮一級的考核,形成縣、鄉鎮、協會、企業四級齊抓共管,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優良的格局。(余彬輝 邵文兵)
余彬輝 邵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