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廣西巴馬縣質監局根據巴馬瑤族自治縣“千名干部進屯入戶訪民情、解民憂”活動要求,堅持“五圍繞五服務”工作原則,深入新農村建設聯系點西山鄉戈賢村開展黨群結對共建創先爭優活動,真心為民,傾情幫扶助推聯系點新農村建設進程,活動取得成效。
一是圍繞實施“十二五”規劃,服務科學發展。指導該村緊緊圍繞全縣“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立足本村實際,找準社會經濟發展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制定適合該村發展的目標規劃,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該村科學發展的難題。扎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鼓舞廣大黨員進一步牢固樹立跨越發展理念,堅定跨越發展信心,凝聚跨越發展力量,為順利實施“十二五”規劃打好底、開好局。
二是圍繞固本強基,服務基層黨建。以“強基礎、增活力”為核心,指導戈賢村抓好黨員隊伍、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黨務工作者隊伍和黨員志愿者隊伍 “四支隊伍”建設,大力推進基層黨組織規范化、示范化、品牌化、信息化建設,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同時,以黨組織創先進帶動黨員創先進、以黨員爭優秀帶動身邊群眾爭優秀,深化黨群共建活動,積極推進組織共建、隊伍共建、陣地共建,形成黨建帶群建、群建促黨建的生動局面,促進基層組織建設全面發展。
三是圍繞村“兩委”換屆,服務新農村建設。結合開展村“兩委”換屆工作,把黨員創先爭優的表現作為選人用人的重要依據,注意把那些能力強、群眾公認、帶頭創先爭優的黨員選進村“兩委”班子,切實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組織該村黨支部和黨員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黑板報、村務公開欄等陣地,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大力宣傳黨的十七大屆四中、五中和區、市、縣有關精神,宣傳換屆選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引導村民了解選人標準、掌握選舉的方法步驟和法律法規的主要精神,促進候選人之間理性公平競爭,營造和諧選舉的氛圍和風清氣正的換屆環境。
四是圍繞惠民生辦實事,服務聯系點人民群眾。巴馬質監局以開展“千名干部進屯入戶訪民情、解民憂”主題實踐活動為契機,組織廣大黨員干部進屯入戶,做到“六進農家”(黨員干部進農家、政策法規進農家、惠農實事進農家、信息技術進農家、文明新風進農家、組織建設進農家),實現“兩個覆蓋”,即活動要覆蓋全村所有偏遠、艱苦、未通公路的自然屯,黨員干部走訪服務要覆蓋全村所有困難黨員、老黨員、困難群眾,營造了全村黨員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濃厚氛圍,促進農村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不斷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組織開展“送溫暖、獻愛心、解民憂”活動,組織引導該村黨支部和黨員爭當促進社會和諧、服務群眾先鋒,整合資源,發揮優勢,積極為基層和困難群眾排憂解難,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元旦、“七·一”、春節及重大節日期間,引導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廣大黨員參與,組織開展“送溫暖、獻愛心、解民憂”活動,走訪慰問該村困難群眾,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千方百計幫助群眾排憂解難,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五是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戈賢村是一個典型的“九分石頭一分土”的大石山村,巴馬縣質監局立足該村資源優勢,指導村“兩委”班子,緊抓新時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積極調整發展思路,優化產業結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實行“山里、山外2條腿走路”的發展模式,在山里,發展特色種養,山上人種龍骨花、油茶,山下大搞商貿經濟,同時建立了外出經商聯絡站,鼓勵剩余勞動力“闖出去”,走出了一條商貿經濟、山弄經濟、打工經濟 “三大經濟” 相結合的農村發展道路,有力服務了地方經濟發展。(黃昌)
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