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監管保安全 擴大出口譜新篇
——寧夏檢驗檢疫局服務食品農產品擴大出口綜述
近年來,寧夏檢驗檢疫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質檢總局“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工作方針,以實施“質量提升”活動為契機,積極推進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建設,幫助企業提高質量安全管理水平,有力的促進了寧夏特色食品農產品的出口。自2006年以來,出口額連續五年穩定在1億美元以上,成為寧夏外貿發展的一支生力軍。2010年,全區出口食品農產品貨值1.96億美元,同比增長64.7%;截止2011年11月20日,全區出口食品農產品貨值2.37億美元,創歷史最好水平。
優化監管模式 當好食品安全守衛者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進出口食品安全關系人民身體健康,關系企業利益和“中國制造”的聲譽。寧夏檢驗檢疫局創新監管模式,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積極推動示范區建設和多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建制度、明責任、重預防、求長效,逐步構建起寧夏出口食品的綠色防線。
加強風險管理,抓好關鍵控制點。寧夏檢驗檢疫局成立風險管理工作組,檢驗檢疫人員運用HACCP原理,結合進口國檢驗檢疫要求,對每一個產品的原料采購、生產加工、成品檢驗和倉儲運輸等全過程進行危害評估,確定風險管理措施。進一步加強對出口食品農產品農獸藥、重金屬殘留、微生物和食品添加劑等項目的風險監測,按照風險評估實施分類管理,既保證有效監管,又提高通關效率。該局還根據風險監控結果、違法案件查處情況和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對出口影響等情況撰寫《出口商品質量分析報告》,并成為地方政府制定食品農產品發展規劃的“掌中寶”。
“通過開展風險分析,我們不僅完成了一次角色的轉換,更重要的是變被動監管為主動出擊”。寧夏檢驗檢疫局喬惠同副局長說,“現在,檢驗檢疫官員再不是抽檢送樣,按檢測報告判定是否放行,而是深入企業一線,查找安全隱患,提高出口食品質量安全水平。企業生產者的質量安全意識和自檢自控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推動示范區建設,落實全程監管線。為全面提升枸杞質量安全水平,打破國外“一律標準”的限制,寧夏檢驗檢疫局采取“自下而上”的工作思路,按照“依靠地方、聯合部門、抓住企業、監管產品”的工作模式,建成高標準的中寧縣出口枸杞質量安全示范區,并成為全國首批25個重點推進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典型示范區之一。通過示范區建設,完善了各部門協調配合機制,完善了有毒有害物質殘留監控機制,完善了農藥監管機制和農產品檢測機制。目前,示范區內枸杞出口企業已逐漸成長為寧夏外向型龍頭企業,枸杞系列產品遠銷美國、日本、韓國、歐盟、中東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根據自治區農牧廳、農墾局等相關部門的要求,我局正積極著手在番茄醬、供港蔬菜、蘋果汁等特色產業集中區建設示范區,以此幫助寧夏提升特色優勢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完善部門聯動,構筑協同監管面。在寧夏檢驗檢疫局的建議下,自治區政府組織成立了“寧夏認證認可和促進食品農產品出口工作領導小組”,10個職能部門參與其中。在該局的牽頭下,質監、農牧、林業、海關、商務等部門首次攜手檢驗檢疫,以“協調配合、優勢互補、信息共享”為原則,確保分段監管的有效銜接,為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建立起一道密不透風的監管網絡。同時,該局先后與寧夏吳忠、中衛、石嘴山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主導作用,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為出口食品質量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提升服務水平 促進食品農產品擴大出口
寧夏檢驗檢疫局在執法把關的同時,認真貫徹落實 “人民質檢愛人民,人民質檢為人民”的工作理念,不斷創新服務機制,在措施上動腦筋,在效果上下功夫,真正將“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工作落到實處,為轄區企業擴大出口“保駕護航”,為自治區黨委政府當好參謀助手。
出臺優惠措施,積極應對金融危機。面對近年來日益嚴峻的出口形式,寧夏檢驗檢疫局結合本地外貿發展情況,以促出口、保增長、調結構為目標,出臺了《寧夏檢驗檢疫局應對外貿新挑戰促進出口穩定增長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幫扶措施:實施出口產品減免收費政策,今年前11個月,就為企業減免收費70余萬元;指導企業用好用足優惠關稅政策,截止目前,該局累計簽發普惠制原產地證書2019份,為企業節約關稅1756萬美元;出臺分類管理工作規范,實施直通放行政策,對于產品質量好、風險低的出口企業,在產地檢驗后可直接在天津口岸通關,每批產品通關時間可縮短2天。此外,該局還實施24小時預約報檢、共享檢測實驗室、完善口岸建設、舉辦法律法規培訓班等優惠政策,節約了企業的經營成本,提高了出口商品的通關速度,對優化外向型經濟發展環境、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起到積極作用。
破除技術壁壘,解決企業燃眉之急。2007年以來,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先后對我國出口枸杞實施苛刻的檢測標準,要求農殘“一律不得檢出”,這嚴重脫離了枸杞種植加工的實際,出口企業舉步維艱。寧夏檢驗檢疫局一方面積極向政府、行業協會和出口企業發布預警信息,推動建立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指導種植戶合理施藥,從源頭提高出口枸杞質量安全水平。另一方面,廣泛收集國外標準信息,密切跟蹤國外技術法規制修訂情況,積極配合國家質檢總局在雙邊會談中與美方進行交涉,敦促美方依據SPS協定盡快制定科學合理的農殘限量標準。該局一系列組合拳,取得了顯著成效:2010年美國、歐盟先后撤銷枸杞干果“一律不得檢出”的農殘限量。
加強重點幫扶,培育出口新亮點。寧夏檢驗檢疫局在做好傳統食品出口檢驗的同時,挖掘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努力培育出口新品種。自2007年寧夏首次出口供港蔬菜以來,檢驗檢疫官員傾注心血幫助企業建立“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的質量追溯體系,有效提高了基地標準化種植、加工水平,供港蔬菜種植基地也由2007年的5000畝發展到目前的2.2萬畝,2011年,寧夏8家供港蔬菜基地榮獲香港漁農署授予的“信譽農場”稱號。寧夏濃縮蘋果清汁出口由來已久,受制于蘋果原料采購遍及全區各市縣,農殘項目始終難以控制,為蘋果汁出口埋下安全隱患。為徹底打破蘋果汁產業發展的瓶頸,該局幫助企業培訓實驗室檢測人員,提高自檢自控能力,制定《有毒有害物質監控工作指南》,統籌加工企業對不同產區的蘋果進行抽樣檢測,不但降低了企業監控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檢驗檢疫部門的大力扶持下,全區出口食品種類日趨多樣化,蜂蜜、雜糧、味精、番茄醬、大米等產品先后成為農民增收的的新亮點。
狠抓隊伍建設 筑牢檢驗檢疫發展基石
面對日益嚴峻的國內外食品安全形勢和檢驗檢疫系統自身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寧夏檢驗檢疫局新一屆黨組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大力實施“人才強檢、科技興檢、依法治檢”戰略,有效提升了執法把關,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先后建成枸杞、羊絨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清真產品檢驗檢疫技術研究中心,配備了價值6000萬元的各種先進檢測設備和分析儀器612臺(套)。該局還積極開展崗位練兵和技能競賽,加強與中國檢科院等權威機構的合作交流,廣泛參與實驗室能力比對和實驗室互認等活動。目前,實驗室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數占全體工作人員的60%以上,先后承擔國家質檢總局科研項目24項,制修定行業標準14項,在2010年CNAS實驗室擴項評審中,一次性增加8類產品118個檢測項目。雄厚的檢測實力,為執法把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十二五”之年,寧夏檢驗檢疫局全體干部職工將按照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提出的“一轉變五加強”的要求,堅持一手抓業務建設,一手抓隊伍建設,切實提高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開創自治區跨越式發展新局面添磚加瓦。
(寧夏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