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受國際經濟形勢等方面的影響,鐵礦石價格下跌近30%,在鐵礦石貿易市場不明朗的情況下,出現貿易糾紛的可能性會隨之增加,也會給鐵礦石的檢驗監管工作帶來很大的風險。為此,京唐港辦事處未雨綢繆,加強檢驗鑒定環節風險評估,強化四項措施加強進口鐵礦石檢驗監管:
一、建立進口鐵礦風險分析和預警控制機制。京唐港進口鐵礦石以貿易礦為主,貨源復雜,品質波動大,且受港口基礎條件影響,所卸載的船舶載重以5萬噸以下船舶居多。在檢驗過程中“裝港短重”、“以水充礦”、“以次充好”、“有害元素含量超常”和“夾帶雜物現象”等涉及安全、環保、衛生和欺詐性方面的行為時有出現。為此,京唐港辦事處在長年數據積累的基礎上,對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不同品種的進口鐵礦進行風險分析,提高檢驗監管的針對性,突出檢驗監管的重點,強化非主流鐵礦檢驗監管的處置措施,實現嚴密監管、科學監管。
二、嚴格檢驗程序,“三加強”保證檢驗效率。加強進口礦產品檢驗監管模式的研究,進一步完善礦產品的檢驗操作規程,對高風險礦產品制定了風險應急預案,如放射性超標應急預案等;加強檢驗標準管理、檢驗方法確認、標準物質管理以及樣品制備和流轉,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無誤;加強檢驗流程時限的研究,制定最佳流程時限并加以嚴格控制,最大可能的縮短檢驗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三、創新制度,促進檢驗監管工作規范高效。完善礦產品檢驗控制程序,推行檢驗前、中、后質量控制程序,對所檢商品實施檢驗前風險預警、檢驗中質量控制、檢驗后質量跟蹤模式。啟動檢驗過程控制程序,將所檢每批商品的現場取樣圖片、檢驗項目、檢驗結果等情況納入其中,實現了檢驗過程的可追溯性,檢驗環節的再現性。
四、夯實基礎,提升一線檢驗監管人員能力水平。一是整合充實檢力。通過合理調配內外資源,有效解決了一線檢力不足的問題,努力壯大取制樣隊伍,及時充實實驗室檢測人員,積極發揮檢測人員技術專長,實現了現場檢驗與檢測出證環節的無縫銜接。二是嚴格上崗考核。對取制樣輔助人員嚴格實施崗前培訓考核,通過集中開展操作技能學習培訓以及跟班作業考核,對考試合格者準予上崗,并建立取制樣考核合格人員名錄檔案,統一管理。三是加強學習培訓。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派出一線檢驗監管人員赴業務強局學習取經,認真開展內部傳幫帶,多種形式組織相關人員學習討論,努力營造學習氛圍,創建一支高質量的學習型檢驗監管隊伍。四是完善檢測設施。積極完善專業制樣室建設,加強取制樣儀器設備配置、使用和維護,強化相關人員配置和管理。
(河北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