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西省榆社縣質監局以“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為根本宗旨,堅持“發展為上、服務為先、執法為民、安全為天”的工作理念,以促進山西省榆社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根本目標,著力打造“服務質監、平安質監、和諧質監”,全縣質監事業實現了跨越式大發展,為山西省榆社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抓好特種設備安全,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開展了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游樂設施等特種設備專項整治,共出動安全監察人員78人次,檢查鍋爐31臺,壓力容器343臺,壓力管道22000米,起重機械120臺,電梯20部,游樂設施1臺,發現隱患 28處,下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28份,督促整改28處,及時消除了各類事故隱患,全力保障“兩個安全”零事故,確保全縣特種設備的運行安全。
——抓好誠信計量惠民工作,營造了公平公正的消費環境。結合計量宣傳周活動,加強了對集貿市場和超市在用計量器具的強制檢定和監督檢查,在全縣范圍內對全縣集貿市場在用計量器具126臺(件)進行了免費檢定,檢定后合格率達100% 。
——抓好食品安全監管,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以食品生產企業為重點,以高風險食品為重心,派出執法人員開展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明查暗訪,共巡查各類食品企業5家,對2家食品企業在監督檢查中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了回訪復查。以節日期間消費量大的酒、糖果、水果、飲料、糕點、蔬菜、肉制品及兒童食品等作為重點,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大檢查。重點查處摻雜摻假、以次充好、過期霉變、有毒有害、非法使用添加劑及利用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的嚴重違法行為,對抽查發現的不合格食品,依法予以召回或銷毀。依據衛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加大了對乳制品、肉制品、鹵制品、食用油、嬰幼兒食品、酒類、豆制品、淀粉制品、面粉、飲料、糕點、調味品、果凍等以及動物源性食品、容易制假食品的巡查頻次和現場監管力度。
——抓好“雙打”專項行動,為消費者營造放心滿意的購物環境。聯合相關部門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反行為”的“雙打”專項行動,對輪胎、剎車片、制動液、安全玻璃等汽車配件、燈具、手機、化肥、人造板、涂料、低壓電器、家用電器、洗滌用品、化妝品等重點產品實施拉網式檢查,出動執法人員76人次,對28家經銷商進行了監督檢查,精確打擊違法行為,遏制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違法行為,有效凈化市場環境,深入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
——抓好服務企業工作,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先后幫扶山西天生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廣生膠囊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產品申報了省市名牌;對綠健實業有限責任公司進行了標準備案;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嚴格實行“首查不罰”制;開展“為員工送培訓,為企業送安全”活動;針對企業的類型不同、需求不同和企業在開展員工安全教育培訓時的實際需要,到榆化公司等企業開展了全員安全教育培訓。
——抓好政風行風建設,樹立廉潔高效的部門形象。按照《山西省榆社縣糾正行業不正之風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2011年度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市質監局政風行風建設工作方案的具體要求,結合榆社縣的實際,制定了《山西省榆社縣質量技術監督局2011年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實施方案》,借助山西省榆社縣政府網、山西省榆社縣電視臺《行評熱線》專題節目向社會公開做出包括“忠實履行職能、爭當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的馬前卒、推行政務公開、規范行政行為、依法廉潔從政”五個方面的行政執法與服務承諾,并設立監督投訴電話和電子信箱,接受社會監督;積極走訪服務對象,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為提升服務質量打好基礎;通過在縣政務網和局機關開辟“行風評議”活動專欄,向各級新聞媒體報送行評信息、編寫行評簡報等多種形式,宣傳質監法律法規政策和行評工作動態。總之通過開展政風行風建設,山西省榆社縣質監局進一步公開了辦事程序,減免了服務收費,轉變了執法觀念,規范了執法行為,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政府部門和服務對象的廣泛好評。(楊宇)
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