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這里還是蘇州古城東邊一片寂寂無名的茭白地,讓蘇州人牽掛的是這里的“水八仙”;17年后,這里是舉世矚目的經濟開發區,這片熱土上的創新發展吸引著全球的關注。作為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最大的合作項目,經過17年的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已經匯聚了46個總部項目、137個世界500強項目,這里儼然已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創新發展的示范區。
歲月如歌,春華秋實。駐扎在這片熱土上的園區檢驗檢疫人秉承著“創先爭優爭第一、先行先試創唯一”的理念,責無旁貸地扮演著改革先行者和排頭兵的角色,努力打造檢驗檢疫第一窗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第一:
第一個建立跨省區虛擬口岸直通放行模式;
第一個實施“國內流轉貨物”便捷監管模式;
第一個建立基于風險分析的“快速核放中心”
第一個創新特殊監管區“一區多點”管理模式改革;
第一個設立全國首個分支局舊機電備案、3C免辦窗口。
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作為全國首個內陸型綜合保稅區,既無機場跑道,又不瀕江靠海,卻有著獨特的競爭優勢。伴隨著“空陸聯程”、“陸空聯運”的推出,園區檢驗檢疫人以其特有的創新精神,邁出了探索“虛擬口岸 直通放行”檢驗檢疫監管新模式的堅實步伐,創造性地創出了“虛擬口岸 直通放行”通關新機制,打造“沒有跑道的國際機場”、建起“沒有海岸的國際港口”、構筑“沒有界限的物流通道”。如今這一監管模式已在全國系統廣泛推廣,被評為江蘇檢驗檢疫突出貢獻一等獎。蘇州市政府閻立市長在今年兩會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虛擬口岸直通放行模式運行良好,有力提升了蘇州的現代物流載體功能。”
“當一個地區的勞動力成本、政策優勢不再成為降低企業成本的主要優勢時,投資環境的好壞、政府管理部門的效率、工作人員的服務氛圍就成為跨國公司投票的關鍵因素。”正是在這樣的“親商”理念之下,2011年1月,園區檢驗檢疫人在蘇州工業園區率先建立了“快速核放中心”,創造了報檢評審、風險評估、合格評定基礎上的一站式簽證放行新機制,再造檢驗檢疫工作流程,提高了檢驗檢疫科學監管、高效服務的有效性。快速核放中心自運行以來,實現了50%以上批次3分鐘快速通關,疫情截獲率上升30%以上,有力踐行了為經濟發展推波助瀾的作用,受到企業與地方政府的好評。4月15日《中國國門時報》一版頭條作了專題報道,全國人大財經委梁保華副主任一行蒞臨園區綜保區視察調研時,給予“園區檢驗檢疫辦事效率全國第一”的高度評價。
作為曾接受過溫家寶、吳儀、王岐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的檢驗檢疫一線窗口,打造“全國窗口標準化建設示范區”是園區檢驗檢疫人不懈的追求目標。當你走進園區辦事處報檢大廳時,你可以看到大廳內配有電子顯示屏、電子叫號系統、自助電腦服務區、企業等候區等,每位工作人員的辦公桌上都有一塊崗位牌,上面是每人親自撰寫的服務承諾。推行“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學習”8S現場管理,做到統一形象標識,統一環境要求,統一工作規范,有效地提升了窗口服務水平。開發“檢驗檢疫網上服務大廳”服務新載體,暢通檢企溝通途徑,進一步提升了窗口新形象。央視攝制組專赴蘇州拍攝園區檢驗檢疫窗口建設時,評價園區辦事處服務窗口設施全國一流。
在注重窗口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園區檢驗檢疫人深刻領會支樹平局長提出的“一定要創建更高標準的文明服務窗口,一定要爭當更加優秀的窗口服務文明標兵”的要求,積極響應總局、省局窗口建設創先爭優號召,組織開展“五區強局、五星爭輝”主題實踐活動,新年上班第一天,發布了“創先爭優爭第一、先行先試創唯一”的辦事處部門精神,提出了爭創“五個示范區”;“十項工作爭第一、十項工作創唯一”的目標,建立了“五星爭輝榜”,形成人人爭先、個個爭輝的濃厚氛圍。繼獲得“江蘇五一創新示范崗”、 “蘇州市五一勞動獎章”,今年又再獲“江蘇省口岸開放先進集體”、“蘇州市參與上海世博會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涌現出全國檢驗檢疫系統窗口服務文明標兵張雋、江蘇省勞動模范詹國輝、文明市民標兵周永昌等一大批先進個人。
“打造五區爭先鋒 鑄強亮檢創輝煌”,蘇州工業園區的誕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為打向世界經濟的一張響亮的名片,更成為代表中國內陸發達地區展示改革開放新活力的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而蘇州檢驗檢疫局工業園區辦事處正是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服務經濟、促進發展”的宗旨,用青春和智慧創造并實現了自身的價值。(鄭雁)
鄭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