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東海縣液化氣鋼瓶將有“身份證”
今年以來,江蘇東海縣質監局實行氣瓶“一瓶一碼”電子信息化管理,給每個檢驗合格的氣瓶安裝上獨一無二的“條碼身份證”,實現氣瓶充裝、檢驗全過程信息化管理,既能提高充裝單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時還能基本杜絕使用過期瓶、翻新瓶、報廢等現象,有效保護氣瓶充裝安全。
所謂“一瓶一碼”制度,是指給氣瓶按上條碼,氣瓶安全條碼是由一組10位數字和條形碼組成的電子碼,因為條碼的號段是以充裝單位為編碼組,條碼的安裝都是統一由檢驗單位負責,一旦發現違規充裝、檢驗和使用報廢鋼瓶、翻新鋼瓶,很容易就能查找相關責任單位,從而從源頭上杜絕“黑氣瓶”的產生,讓用戶用得更放心。給氣瓶加貼信息化電子條碼,今后沒有“身份證”的氣瓶就無法加氣。
東海縣有在用液化氣鋼瓶6萬余只。按照國家規定,市民所用的液化氣瓶每4年必須檢測一次,但現實流通使用中仍然有不少氣瓶超期未檢,或者使用報廢、非法翻新鋼瓶,不知真相的市民使用它們時,就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隱患。目前,東海質監局在全縣強力推進氣瓶“一瓶一碼”工作,逐步對所有氣瓶要求辦理“身份證”。全縣17家氣瓶充裝單位均已啟動氣瓶條碼工作,訂購條碼,逐步為氣瓶安裝到位,現已完成充裝稱改裝或更換工作,預計今年年底對全部氣瓶完成條碼安裝。(通訊員:李其維)
李其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