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山東平邑縣質監局以“筑好安全防線,守牢安全底線”為目標,以強化服務監管力度為抓手,以延伸服務監管范圍為手段,在實際服務監管工作中,高標準高質量抓好了“監管范圍、監管制度、監管機制、監管實效”等關鍵環節,實現了服務監管模式由被動式向主動式的轉變,收到了較好的成效。
一是服務監管范圍縱向延伸。針對長期以來服務監管工作的范圍,大都是集中在縣城或鄉鎮駐地等企業比較的地域,農村或偏遠地區服務監管力度不強的實際。年初以來,該局把加強農村和偏遠地區的服務監管工作,作為年度工作的重點,真正擺上議程,付諸行動。6至8月份,針對轄區內有800多家農家超市,這些超市進貨渠道復雜,部分商品的質量不能保證,嚴重危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實際,組織開展了“農家超市”專項整治活動。整治活動中,工作人員深入到鄉鎮村組檢查,在查處質量違法案件的同時,也真正掌握了整個轄區的農家超市的質量的基本狀況,增強了服務監管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做好服務監管工作的同時,工作人員結合工作實際,采取召開座談會、張貼宣傳畫、集中學習等方式,加大了對質監法規和質量知識的宣傳力度。增強了廣大消費者守依法維護合法權益意識和明辨真假的能力,從源頭上減少了質量糾紛案件的發生。
二是服務監管制度內向延伸。該局把用制度規范服務監管工作人員的行為(內控),作為提高監管工作質量的基礎性工程,在履職盡責上下力氣用實勁。年度工作之初,在全面征求意見的基礎上,調整充實了《平邑縣質監局業務和理論學習制度》、《平邑縣質監局行政執法人員行為準則》等30項制度措施,在全面落實相關制度措施的同時,推行了開門審案、行政執法案卷定期評比、行政執法人員考核等制度。按照定責任領導、定責任單位、定責任人的模式,大力加強責任追究制度建設,形成了橫到底豎到邊的責任追究體系。為提高服務監管企業的力度,該局確定了47家重點、行業龍頭企業作為重點服務對象,推行了“一對一”的結對幫扶制度。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班子成員和各科室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采取座談、調查問卷等形式,了解掌握企業的基本情況,并建立了“一對一”服務檔案。明確規定,服務監管工作人員的幫扶工作質量,與個人和單位的年終評功評獎掛鉤,實行一票否決制,幫扶工作不達標的不能參加評功評獎。
三是服務監管機制橫向延伸。服務監管工作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參與。該局把加強質量案件查處聯動聯調機制建設,作為完善監管機制的重要措施。一個工作時期或一個工作階段,及時做好了與工商、安監、公安等有關職能部門的橫向聯系工作。1月份,參加了由縣政府牽頭,工商局、公安局、文體局、廣電局等職能部門組織的“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查處知識產權違法案件6起。4月份,與工商、公安、農機等部門聯合,開展了“春季農資安全專項整治活動”,活動期間共查處農資方面的違法案件12起,主要涉及到農藥、化肥、農用地膜等領域。8至9月份,與工商局、公安局等部門合作,聯合開展了“國慶中秋食品專項整治活動”,對轄區內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了全方位全時制的檢查,目前這項活動正在進行中。由于加強了職能部門之間的橫向聯系,處理質量違法案件的辦案質量和效果得到了質的提升。
四是服務監管實效后向延伸。為了解和把握服務監管的質量和效果,該局注重加強了質量違法案件的回訪工作,對處理的違法案件及時跟蹤回訪。在回訪的過程中,為了讓企業全面了解和掌握質監工作相關法律法規和工作程序,縣局印制了行風意見調查表格、單位工作職能介紹、執法投訴程序、質監政策法規匯編等資料,回訪工作人員采取不向區域監管人員打招呼,不用黨委政府領導陪同的方式,每到一家企業,現場把有關資料發放給企業和員工,送上有關表格,留下服務和舉報電話。每次回訪活動結束后,回訪情況由局辦公室進行匯總。梳理工作中得到企業肯定的好的做法和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按照業務職能印發到每個業務科室。并召開全體干部職工會議,對回訪情況進行反饋。規定各個業務科室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工作落實的第一責任人是科室負責人。在此基礎上,各業務科室根據回訪中存在的問題,對其成因進行客觀認真的分析。為加快落實力度,切實解決所有問題,并針對問題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以問題的解決促進行風建設質量。
工作實踐證明,服務監管工作的延伸,延的是服務內容和范圍,伸的是監管實效。好舉措帶來好成果,近年來該局先后被表彰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行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行政審批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甘信軍)
甘信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