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物天山下 香飄國門外
——新疆檢驗檢疫局促進果蔬產業化發展工作紀實
依米提 史 博 魏 寧 彭敬信 文/圖
新疆檢驗檢疫局副局長段曉東(右二)、植物檢疫處處長吳衛(右一)在出口哈密瓜基地調研。
新疆檢驗檢疫局植物檢疫處副處長依米提(左一)、庫爾勒檢驗檢疫局副局長劉化龍(左二靠后)陪同加拿大檢疫官在出口庫爾勒香梨注冊果園考察。
為配合新疆農業產業化發展和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新疆檢驗檢疫局以促進外貿發展、服務地方經濟為目標,堅持依法行政,創新檢驗檢疫監管措施,積極推動新疆現代農業、林果業和外向型農業發展,為促進新疆農業產業化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大力促進果蔬產業提升
為產業化發展出謀劃策。2006年以來,該局先后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上報了《促進和擴大新疆水果出口 加快推進新疆林果產業發展的建議》、《積極支持我區設施農業建設 促進新疆農產品出口快速發展的建議》、《新疆農產品生產出口現狀及促進擴大出口的措施》等報告,向自治區政協提出了《建立有效的有害生物監測防治體系,推動庫爾勒香梨產業又好又快地發展》的議案,為自治區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示范區引領品質提升。大力推行“政府主導、部門配合、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出口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先后與商務、農業、林業、塔城地區、兵團農二師等建立了促進外向型農業經濟發展、擴大農產品出口的合作機制。制定了《新疆出口食品安全示范區建設規劃及實施方案》,在庫爾勒、塔城和伊犁地區,建立了出口番茄醬、杏醬、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2010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示范區種植總面積達到了25萬畝。2008年以來,先后與兵團商務局、兵團農二師和塔城地區行政公署簽署了《加強區域化管理,促進外向型農業經濟發展,擴大農產品出口的合作備忘錄》,與商務廳簽訂了《貿檢合作備忘錄》。分別與農業、林業部門聯合加強農產品出口基地備案管理工作。2010年以來,所屬分支機構也分別與當地農林部門建立密切的合作機制,達成了農產品出口基地“共同制定基地備案標準和要求、共同監管和考核,企業申請、地方推薦、檢驗檢疫登記備案”的制度,充分發揮了各個部門的優勢,提高了工作效率。
鼓勵企業推行認證體系。鼓勵出口生產企業積極開展ISO9000、ISO14000、HACCP、GAP等體系認證,指導企業抓好質量源頭,建立自屬或自控的原料生產基地,積極推行“公司+基地+標準化”的生產管理模式。截至2010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注冊登記果園60.3萬畝,蔬菜基地23.6萬畝,注冊登記出口水果包裝廠101家,獲得備案登記證書的出口食品生產企業264家,獲得出口產品質量許可證危險品包裝生產企業17家。
開展產品質量安全培訓,為農業產業發展提供技術知識支持。2006年以來,每年申請專項資金20余萬元,用于對食品、農產品進出口企業、種植戶、技術人員及相關管理人員進行義務的免費檢驗檢疫業務知識培訓。5年來,共業務培訓4000多人次;收集國內外最新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業務知識,匯編了漢、維文檢驗檢疫知識手冊,免費發放5000余冊。
積極推動林果產業外向發展
積極開展對外交流,促進林果產品出口。經過13年漫長的植物檢疫談判,新疆庫爾勒香梨于2006年實現對美國出口。這是庫爾勒香梨開拓海外市場的一個重大成果。經過多年艱辛,香梨先后獲準出口加拿大、澳大利亞、泰國、阿根廷、智利、秘魯、墨西哥、南非等國。通過推行出口水果果園注冊管理,新疆出口水果種植管理整體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2008年,向加拿大出口香梨的產區擴大到了阿克蘇地區。為打破國外技術壁壘,促進我國農產品向國際高端市場出口,該局主動與國家質檢總局聯系,準備了中國葡萄、紅棗出口風險分析技術資料,向新西蘭、美國提供了中國葡萄出口技術資料,為簽署新疆葡萄、庫爾勒香梨出口新西蘭的植物檢疫議定書做了鋪墊。
推動水果蔬菜攻關破壁行銷國際市場。美國食品安全加強法案、日本肯定列表、日本和韓國對進口食品的重點監控項目等貿易壁壘措施對我國出口食品農產品形成了嚴重的限制。該局積極建立應對,完善進出口食品安全風險預警的機制,開展科學的安全風險研判和定期的風險交流制度,做到早預警、早研判、早處置,有效應對了種種貿易壁壘措施。圍繞自治區發展外向型農業和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目標,通過深入研究歐美等國出臺的法案,積極幫助企業規避出口風險,為新疆果品開拓國際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
建立了嚴密的植物外來有害生物監測體系。在新疆對外開放的所有口岸、旅游城市、貿易集散地、果蔬出口基地、國際機場等建立了實蠅及其他植物外來有害監測體系。積極主動與質監、農業、林業部門、科研單位院校合作,開展外來有害生物監測和降低出口農產品檢驗檢疫風險的研究,嚴密監控實蠅及其他外來有害生物的傳入擴散,為哈密瓜、香梨、葡萄等擴大出口的貿易談判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數據。
落實減免檢驗檢疫費政策,建立促進農產品出口綠色通道,確保鮮活農產品的快速通關。根據國家有關政策,繼續對部分出口農產品全額免收檢驗檢疫費,其他出口農產品減半收取。為促進和保證鮮活農產品快速出關,建立了新的監管模式,把出口前檢驗檢疫轉向過程控制。首先抓好源頭,通過出口基地登記備案,建立農殘監控體系、與當地農林部門密切合作,幫助出口企業完善自控體系。其次將出口前的實驗室檢測工作轉向日常監測,把日常監測數據納入出口檢驗檢疫過程中運用。在水果、蔬菜等鮮活農產品出口數量較大的烏魯木齊機場、霍爾果斯和巴克圖等口岸設置了快速驗放通道,采取隨到隨時接受報檢、隨時查驗、隨時放行的措施,保證快檢快放。
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使農產品對中亞出口受到影響,進出口貿易下滑趨勢更加嚴重。在嚴峻形勢下,該局制定了《對部分進出口農產品實施快速檢驗模式實施方案》,對多種農產品實施了快速驗放模式,檢驗檢疫法定目錄內的農產品實驗室檢驗項目根據進出口風險高低,進行了篩選,對新鮮蔬菜、水果、葡萄干等農產品實行現場檢驗檢疫放行制度。新的驗放模式極大地促進了出口,使出口企業普遍從中獲益。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