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河北邢臺市某軋輥廠負責人拿著一把千分尺急匆匆來到該市質監局計量測試所申請檢定,檢定結果顯示誤差為0.04mm,超過檢定規程允許誤差的4倍。“真沒想到,小小的0.04mm的誤差竟讓我損失了100萬元,以后廠里的計量器具說什么也得定期檢定。”軋輥廠負責人后悔地說。
原來某軋輥廠一個月前好不容易拿到一個訂單,為外地一家企業加工軋輥,工人忙了一個月,滿指望交貨后賺一把。可交貨后對方說軋輥沒按原定尺寸加工,不能用。不但要退貨,還要求該軋輥廠賠償20萬元的違約金和誤工費。
軋輥廠非常氣憤,他們明明按要求的尺寸加工的,怎么會不合格呢?他們找到加工合同、圖紙,按圖紙尺寸又核對了一遍,沒錯啊!軋輥廠懷疑對方想退貨而故意找薦,而對方則堅持說軋輥尺寸不對。雙方各執已見,互不相讓,誰也不服氣,曾一度要對簿公堂。“是不是你們的千分尺有問題呢?”一句話提醒夢中人,軋輥廠趕緊拿著千分尺來到邢臺市質監局計量測試所進行檢定。結果大吃一驚,該千分尺誤差竟然超過檢定規程允許誤差的4倍(計量檢定規程規定該型號千分尺誤差不得超過0.01mm)。“我說軋輥是按尺寸加工的,怎么會不合格呢,原來是千分尺在作怪,這真是‘差之毫厘,謬之千里’”。
據計量所技術人員介紹,由于千分尺不屬于強檢計量器具,再加部分企業計量意識淡薄,有時企業為省檢定費而忽視這部分計量器具檢定,造成計量器具失準。在此提醒大家,任何計量器具在使用過程中都會因器具的磨損和不正確的使用方法而出現測量誤差,所以一定要定期檢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薄云峰 李院紅)
薄云峰 李院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