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辦事處是吳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一個重要的對外窗口,在“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中,以“出入境快易通”服務品牌為文化符號,找準服務企業切入點和突破點,努力打造快捷、簡易、通暢的口岸通關環境,為進出口企業提供務實高效的服務。
一、打造“快捷”的通關速度。提高陸路口岸查驗效率,實施24小時預約服務、雙班工作制、“5+2”工作制、節假日加班制,2011年度1-9月累計加班1236人次,1097小時;縮短貨物在場站堆放時間,對符合條件的進境木質包裝實施“直通式”檢疫監管模式;對已采樣的進境木質包裝采取“誠信管理+風險分析”監管方式,平均每批貨物縮短場站堆放時間1-2小時;推廣“虛擬口岸直通放行”模式,探索建立了吳江至太倉港的“虛擬海港”通關模式,平均每批貨物通關時間節省1-2個工作日。
二、推行“簡易”的申報手續。不斷創新檢驗檢疫監管模式,推行保稅貨物“集報分出”模式,由批批報檢模式簡化為每月一次集中報檢,2011年度1-9月為實施企業節省代理手續費20.7萬元;試行“預報驗放”模式,簡化異地施檢操作流程,貨物經預申報檢驗合格后允許企業使用,企業定期憑調離通知單集中報檢,滿足亞旭電子科技(江蘇)有限公司承接華碩電子書新訂單的業務流程時間要求;開展“重點項目管理”服務,對地方重點項目和大型進口成套設備,與23家重點企業簽署了“檢企牽手”服務發展備忘錄,從進口合同條款審核、設備備案手續辦理、到貨申報等,提前介入,重點指導,簡化辦事手續。
三、構建“通暢”的物流配送。建立口岸聯防聯控體系,積極應對口岸突發事件,針對日本發生地震、海嘯引發核泄露,采取加強檢疫查驗、加強輻射監測等六項措施,保障物流通暢;運用信息化手段對集裝箱、貨物、木質包裝、國別、數重量、舊機電、退運貨物、能效和驗證等9個方面內容進行系統識別和集中布控,全面做到進口“全申報”,并運用遠程技術實現了7X24小時“全天候”放行,滿足了貨物即時配送;設置綠色通道,專人負責通關單和報關單的核銷,服務保稅物流“散件組裝”配送業務,促進吳江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業務的快速發展。(施金燕 凌雪萍)
施金燕 凌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