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檢驗檢疫局緊貼當地經濟建設發展的大局之需,圍繞“辦出聲勢、突出特色、抓好落實”的方針,找準切入點,積極拓展活動載體,推進“質量月”活動,攜手地方政府等相關部門敲響了檢區“質量興國、質量興業”強勁激越的鼓聲。
當好“質量月”大“合唱”的“引唱”
杏林檢驗檢疫局在“質量月”活動中注重動員社會方方面面的力量,尤其是地方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參與到“質量月”活動中來,在“聯”字做文章,借力營造聲勢,強化與地方政府等部門的協作聯動,拓展工作平臺,建立聯動長效工作機制。
8月底,該局專門組織召開了“質量月”活動大質檢工作聯席會議,與區政府、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經貿局、質監局等相關部門的領導就“質量月”活動協作問題進行研究部署,并建立健全順暢的溝通協調機制,隨時可就“質量月”活動問題開展研討溝通、協作聯動,形成以落實“依靠地方政府,聯合相關部門探討有效途徑,共促質量提高”為主體框架的大質檢聯動工作機制,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力協作、極具戰力局面。
隨后,一場聲勢浩大的檢區“抓質量促發展政策宣貫會”在杏林檢驗檢疫局的組織運作下如期召開,檢區近百家主要出口生產企業及140多位企業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杏林檢驗檢疫局、區政府、區食安辦、質監局等部門領導分別從不同角度作以“建設質量強國,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的政策宣講,向與會企業發放“質量月”宣傳材料。
杏林檢驗檢疫局還通過簡報、本局網站、公告宣傳欄等向社會和企業廣泛進行“質量月”宣傳,成立了“為民服務、質量提升”青年服務隊,抽選11位年富力強,業務嫻熟的專業人員深入企業、車間開展質量督查援助,宣講質量管理知識和要求,幫助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
針對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杏林檢驗檢疫局偕同當地食安辦、經發局、質監、藥監、衛生、工商等部門共同走上街頭,深入社區,舉辦貼近民生的食品安全現場宣傳及咨詢活動,現場擺放進口食品、茶葉等實物,發放相關宣傳資料,向群眾介紹進口食品基本知識和甄別方法,普及食品安全常識,公布打假舉報電話,當場為群眾釋疑解惑,并就食品添加劑整頓和真假進口食品等問題接受當地電視臺和平面媒體的采訪,為食品安全整治和“質量月”活動創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建“質量走廊”助升級轉型
杏林檢驗檢疫局檢區集美共有外向型工業企業1000多家,其中既有象正新輪胎、大金龍、三圈日化、廈工、TDK、士林電機、三陽機車、NEC等知名企業,也有為數不少的以生產加工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且隨著廈(門)漳(州)泉(州)同城化步伐的加快,集美作為海峽西岸區中心城市西大門和進出廈門島咽喉要地,其在廈漳泉交通樞紐和經濟網絡要沖中的地位日趨凸顯,經濟升級轉型發展迎來重要機遇。
針對檢區經濟建設發展實際和需要,杏林檢驗檢疫局開展了“質量走廊”創建,以質量標桿企業和監管示范區企業來輻射帶動其他企業的質量建設和提升,推動“質量強區、質量興業”戰略的建設實施。向上級相關部門推薦兩家企業為“出口生產企業質量提升獎”,推薦三家企業為“AA級”信用企業。該局一邊通過推行品牌企業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對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健全并運行正常、質量誠信好、品牌潛力大的企業予以扶優扶強,以發揮品牌企業的效應,促進一批中小企業的質量提升。一邊樹立一批工藝先進、生產質量管理到位技術研發能力強的行業標桿,并與地方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協作聯動,注重發掘各示范企業在質量管控、質量提升方面的亮點和成功經驗,并加以總結提煉和推廣,同時通過開展“質檢邀你看企業”等活動,引導企業進行產品的升級轉型,以此來帶動整個地區和行業整體質量和綜合水平的提高。
在通過把“質量走廊”建成質量示范展示區同時,杏林檢驗檢疫局在“質量月”活動中,一方面通過建立信息網,圍繞檢區主要產業需求,公布相關國家法律法規、最新國際貿易技術法規和標準,市場準入和技術性貿易措施,實現預警功能和國際市場技術標準查詢,以及檢企之間的溝通互動,為企業有針對性提高質量管理水平,開拓國際市場提供信息和政策的扶持幫助。同時全面實施檢區企業實驗室能力建設促進計劃,對相關企業實驗室現狀進行普查分析、人員培訓和檢測能力驗證,提高企業實驗室自檢自控能力。此外還進一步拓展一企一策幫扶措施,主動為一些企業編寫涉及安、衛、環作業指導書,收集資料和標準,有效解決企業在質量方面實際問題,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