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集中對質監、工商、公安、國稅、地稅、國土、規劃、住建、環保、安監等10個部門(行業)開展政風行風集中評議期間,江蘇泰州高港質監分局堅持以抓思想引導、抓規范建設、抓履職監管、抓優質服務、抓創新發展為重點,以政紀監督、企業質詢、社會評價為動力,全面增強干部職工主動響應力、規范約束力、工作執行力及質監社會公信力,努力實現“局風更正,服務更優,效率更佳,社會滿意度更高”的評議自定目標,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立足“三抓”, 周密部署評議工作。一是抓機制建立。分局成立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評議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同步制定實施方案,明確階段工作目標、內容、步驟、方法和進度要求。局長室與各科室簽定了責任狀,做到責任層層落實,工作環環相扣;二是抓宣傳發動。通過召開全局動員會、評議推進會、民主生活擴大會,全面學習、貫徹、落實區動員會議精神。先后在《泰州日報》、區政府網站、高港電視臺和局政務公開欄等公布政風行風公開承諾、投訴舉報渠道,并通過市、區兩級電視臺等媒體動態報道質監評議活動進展情況。評議期間,分局編制《高港質監信息(政風行風評議專刊)》三期,向區委、區政府、各園區、鎮街、區各部門、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商企業、社區、村委會寄送專刊2000多份;三是抓組織實施。局評議辦公室按“月有計劃、旬有安排、周有檢查”的要求,從嚴抓好評議工作對接、自查自糾、走訪座談、整改反饋、完善提高的跟蹤督查,適時組織明察暗訪,確保評議活動的質量和效果。
二、突出“三化”,全面推進評議工作。一是征求意見社會化。局負責人帶隊走訪各園區、鎮街的領導班子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各科室負責人、鎮街質監員對全區所有村居及300多家企業、個體工商戶進行大走訪,主動介紹質監工作職能,征求意見訴求,接受評議監督。先后召開鎮街、機關部門、政風行風監督員、企業等多層次的座談會,同時利用質監信息平臺,公布質量服務熱線、質量服務電子信箱,向各級領導、監管服務對象和市民發布質量強區、名牌創建、標準創新、安全監管、維權消費等動態信息近1萬條。累計發放征求意見表近1000份,收到意見與建議27條;二是活動載體多樣化。局評議辦將評議文件、廉潔自律警示、人員行為規范、工作規劃與計劃、經典學習資料匯編成冊,做到人手一份。評議期間,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政風行風監督員,就質監部門對食品、特種設備兩個安全的現場監督檢查進行全程督查,并主動聽取評議意見,市、區電視臺跟蹤報道;三是自查工作個性化。在自查工作工作中,按照“一盆水洗頭,防止驕傲自滿;一盆水洗手,確保潔身自好;一盆水洗腳,做到求真務實”的總體要求,對照分局自查細則,在全局、機關科室、在崗人員、聘用人員四個不同層面開展全面自查,做到不怕揭丑亮短,敢于動真碰硬,對查出的三個方面的14個問題做到邊查邊改,同時進一步完善工作標準與考核規范,落實長效機制。
三、圍繞“三好”,凸顯評議工作成效。一是統籌兼顧謀劃好。堅持將抓好評議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認真抓好質量強區、推進“品牌化、標準化”進程、開展企業質量義診、服務企業生產許可、組織食品、特種設備安全督查、推進質量專項打假、籌劃質量月宣傳、落實氣瓶安全條碼惠民工程等八項重點工作,做到評議工作與業務工作“兩不誤、互促進”;二是提升水平結合好。根據自查發現的人員綜合服務能力尚不能滿足高港經濟加快發展需求的存在不足,分局有效組織開展職業道德、廉政文化、新理論、新知識、新業務、新技能的專題系列培訓。主動兌現“五制四零”優質服務承諾,進一步完善“三主動、三發揮、三推進”高港質監服務模式,推進項目快達產、快見效,重點企業、優勢產業快發展;三是服務發展落實好。在評議期間,分局推行“5+1”、“白+黑”的工作機制,工作人員主動放棄休息時間,自覺加班加點,為企業開展質量義診56次,解決問題26個,舉辦專業輔導、答疑會5次,組織申報江蘇名牌2個,泰州名牌17個、省標準化良好行為試點企業7家、省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示范創建單位1個,1項農業生產技術規程獲得省質監局地方標準立項。(朱宏全 張國亮)
朱宏全 張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