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剛剛結束的“全國生絲檢驗監管工作會議暨檢驗目光校對會”上獲悉,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東桑西移”戰略十年來,廣西桑蠶業成為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最成功的產業之一,創下了桑園面積、蠶繭產量、蠶農收入、生絲產量及產業效益五個歷史新高,全區生絲產量首次躍居全國第一,實現了從產繭大省(區)到加工大省(區)的轉變,售繭收入、繭絲加工產值、資源開發利用總產值超過150億元。
隨著出口量的增長,為了方便企業,加快出證速度,廣西檢驗檢疫局從檢驗場地到實驗設備方面都加大了對絲類實驗室的投入,建成了一個有1500平方米檢驗用房和300平方米恒溫恒濕室、屬全國領先的生絲及絲制品實驗室。并且搭建了《出口桑蠶絲質量監測服務平臺》網絡平臺,實現了網上報檢、查詢、技術咨詢、標準查詢、企業質量監測、出口企業監管等功能,進一步推進了廣西出口生絲生產企業的電子化管理。同時,以科技特派員的形式,對企業進行科技指導、開展科研合作,幫助企業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完成了一些針對性的技術攻關項目。
目前,廣西蠶繭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一、世界四分之一,強于世界第二大蠶繭生產大國印度;生絲產量上升到全國的五分之一,接近印度全年生絲總產量,初步形成了“世界蠶業看中國、中國蠶業看廣西”的發展新格局,在國內外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力。
(廣西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