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從廈門檢驗檢疫局獲悉,國家農業部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和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近日聯合發文,發布第十一批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名單,漳州市南靖縣15.3萬畝麻竹筍基地位列其中。這是全國首個麻竹筍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也是華安縣鐵觀音茶葉基地之后,漳州市第二個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被列入創建名單后,漳州麻竹筍基地將進入為期一年的創建期,進一步提高標準化管理水平,并于一年后接受國家農業部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和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實地驗收。
創建標準化生產基地工作旨在建立健全基地組織管理體系、生產管理體系、社會服務體系和各項管理制度,推進綠色食品技術標準和生產操作規程的實施,實現環境、品種、農業投入品、生產、流通、市場等全過程標準化管理,從而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保障農產品消費安全,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漳州檢驗檢疫局積極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2008年與南靖縣政府簽訂合作協議,構建了地方政府負總責,檢驗檢疫部門和林業局、農業局等職能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等各方各司其職、合理協作的大質量工作機制,根據現代農業種植管理標準對南靖縣麻竹筍基地進行管理,較好地提升了示范區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提高了產業效益。示范區建設以來,南靖麻筍原料產量由6萬噸增加到8萬噸,原料價格每公斤提高1.1元,出口價格提高2成,產業整體年增收近1億元。此外,漳州檢驗檢疫局還對轄區20萬畝蜜柚果園和1.3億袋白背黑木耳實施標準化管理,促進蜜柚出口從6萬噸、4000萬美元提高到10萬噸、8000多萬美元,蜜柚產業每年增收近20億元,對促進企業增效、農民增收起到明顯效果。
漳州檢驗檢疫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強對南靖麻竹筍基地標準化種植、管理的指導,幫促基地進一步提高標準化生產管理水平,確保一年后順利通過國家農業部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和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實地驗收;同時,將進一步加大標準化生產模式推廣力度,推動漳州更多的農產品實現標準化生產,促進漳州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和農民增收、企業增效。
陳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