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靈
核心提示:根據公安機關記錄,已有數起類似盜刷案為持此同一證件所為,但所有案件至今尚未偵破,實在費解。
“人在廣州,卡在身,一夜被盜刷近百萬,事過月余,然而工行(中國工商銀行,下稱工行)的處事一直讓我感覺寒心。”童先生在微博抱怨道。
今年8月,童先生的借記卡在澳門一夜被盜刷近百萬。童先生自稱案發時其人在廣州卡在身,因此感到莫大的疑惑與憤恨。事發后,童先生向公安機關報了案。公安機構方面表示已就此事立案偵查,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當中,但相關細節不便透漏。
就在前幾天,此事有了最新的進展,發卡行工行私下找童先生協商并愿意半額賠付,但遭到童先生的拒絕。雙方協商未果,11月7號雙方將對簿公堂。
經過這件事,童先生對銀行金融安全產生了懷疑與恐懼,并表示已取消所有工行卡。
嫌疑人持公務簽證過境 已涉數案仍未被偵破
童先生的代表律師,廣東東方衡泰律師事務所陳律師告知21世紀網,從澳門檢察院反饋回來的信息顯示,犯罪嫌疑人在案發地點登記的證件是公務往來港澳通行證,且該通行證確有出入境記錄。經咨詢廣州出入境處,公務往來港澳通行證特指需因國家公務申請辦理,不經出入境審批,直接由港澳事務辦公室辦理,跟非公務往來通行證大不相同。
陳律師表示,根據公安機關記錄,已有數起類似盜刷案為持此同一證件所為,但所有案件至今尚未偵破,實在費解。
童先生不接受工行賠付一半損失方案 雙方將對簿公堂
21世紀網獲悉,雙方曾于9月6日在工行廣東省分行營業部協商解決方案。工行表示只愿意承擔童先生半額損失,童先生要求全額賠付,因此雙發協商未果。
為維護自身權益,無奈之下,童先生訴之于法。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件,并定于11月7號開庭審理。
21世紀網了解到,目前多起“克隆”銀行卡盜刷糾紛最終均訴至于法律。而從審判結果來看,最后判銀行全額賠付客戶損失的案件多屬銀行網點內作案的情形,跟此案案情有些不同。
“我當然不愿意啊!那么多錢憑啥就沒一半。我卡又沒有丟!一直在手上!澳門也兩年多沒去過!犯罪嫌疑人用的工行卡卡面與我自己的都完全不一樣” 對于工行此前給出的賠付數額,童先生甚為不滿。
陳律師表示這類案件未有明確的法律依據,但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產品提供方在為消費者提供的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因為產品本身的缺陷或漏洞造成的消費者人身或財產損失,產品提供方應負擔全責,銀行卡正是銀行提供給消費者的金融產品,在此案件的過程中及之前另外類似案件的法庭審理過程中,銀行方已多次承認磁條卡確實存在天生的產品缺陷。
金融IC卡安全但成本高 一時難以推行
經過此事,童先生對銀行卡所存在的安全漏洞倍感憂慮,“我已經把自己所有的工行卡都取消了。”
其實,管理層也看到了磁條卡安全性差的問題,央行在今年3月份已公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意見》,要求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和招商銀行、郵儲銀行應在今年6月底前開始發行金融IC卡。其他商業銀行的發行時間為2013年1月1 日。此工作意見還要求,2015年1月1日起,在經濟發達地區和重點合作行業領域,商業銀行發行的、以人民幣為結算賬戶的銀行卡均應為金融IC卡。
據央行介紹,磁條卡技術簡單,磁條信息易被復制。相比之下,芯片銀行卡采取個人密碼、卡與讀寫器雙向認證,很難被復制和偽造,也不會消磁,安全性更有保障。
“由于磁條卡成本一塊錢左右,而芯片卡起碼要十幾二十塊,兩者相差十多倍。全國發行的卡以億計算,而且相關設備也要升級,涉及的成本高, IC卡全面替代磁條卡在操作層面上有很大難度,兩卡共存的局面恐怕還將維持幾年。”某國有銀行支行負責人蘇先生對21世紀網表示。
對于此案的進一步發展,21世紀網將繼續跟蹤報道,敬請關注。
已有266882條與工行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