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保護廣大消費者權益,有效地打擊在成品糧中存在的“缺斤少兩”違法行為,內蒙古巴林右旗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執法人員對旗內成品糧批發零售企業進行了計量監督檢查。檢查的重點是大米、小麥粉、掛面、小米等定量包裝成品糧商品。
在活動中,執法人員共檢查成品糧批發零售企業38家,監督抽查各類定量包裝商品156批次,不合格69批次,不合格率占44.23%,產品涉及到河北、山東、北京、吉林、黑龍江和區內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的產品。從檢查的結果來看,不合格率存在下降的趨勢,但是有的糧油門市銷售的成品糧缺斤少兩比較嚴重,比如:定量包裝25kg的大米平均負偏差在0.2kg至0.4kg之間,而定量包裝10kg的面粉平均負偏差也在0.1kg至0.2kg之間。該局對在本次檢查中銷售“縮水”成品糧企業堅持“區分情況,分類處理,突出重點,監督提高”的原則,采取“限期改正,明示銷售,撤出柜臺,退回廠家”等方式進行處理,對11家存在嚴重問題的企業進行了查處,有效地遏制了成品糧缺斤少兩違法行為的蔓延勢頭,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廣大消費者的權益。為此,質監執法人員鄭重的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成品糧時,一定要擦亮你的眼睛,勿讓“縮水”成品糧欺騙了你。(盧海軍 耿立明)
盧海軍 耿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