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平邑縣質監局在按照有關程序和法規嚴把生產加工企業獲得生產許可證的基礎上,按照“統一管理、突出重點、分類監管、確保安全”的原則,創新獲證企業監管模式,加大了獲證企業的后續管理工作力度,實現了獲證生產加工企業從獲得“出生證”,到獲證后健康成長發展全過程的監督管理,收到了較好的成效。
一是抓宣傳,提高企業主體責任意識。該局為樹立和增強生產加工企業的主體責任意識,聘請了省、市局的專家加大了培訓力度。去年以來,分三個批次對全縣200多名生產加工企業的負責人進行了專題培訓。培訓期間,對《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和講解,增強了生產加工企業負責人的主體責任意識。還先后2次在匯源果汁(平邑)食品有限公司組織全縣生產加工企業負責人召開落實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主體責任現場會,現場觀摩了該公司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好的經驗和做法,并與轄區內所有生產加工企業簽訂了“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承諾書”,增強了生產加工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是抓監管,防患于未然。該局在做好日常巡查工作的基礎上,加大了突擊檢查、專項檢查和聯合檢查的力度。檢查嚴格按照A類企業每年巡查不少于2次,B類企業每年巡查不少于4次,C類企業每年巡查不少于6次,D類企業每月一次的頻次進行。一個工作時期或一個工作階段,該局采取分片包干、定責定人的方式,針對區域性重點監管產品,如罐頭、桶裝飲用水、豆制品、糕點等開展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生產加工行為,進一步完善了獲證企業分級分類監管和取證企業信用檔案制度。將生產許可、日常監督檢查結果、違法行為查處等情況納入檔案,對有不良信用記錄的生產企業,增加了監督檢查的頻次。在此基礎上,還充分發揮罐頭協會、石材協會、手套協會的作用,引導企業自覺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安全管理。
三是抓幫扶,全面提高企業的自我發展能力。該局加強大了對獲證企業的幫扶力度,對龍頭、骨干企業幫助實施名牌戰略,完善標準、質量和計量管理體系,監管工作人員督導企業建立“兩帳一證”制度。加大了對獲證企業負責人、管理人員和檢驗人員的培訓頻次,先后聘請有關專家20余人次,向企業負責人、管理人員講解認證事宜,宣傳相關的法律、法規,傳授現代的質量管理觀念。此外,加強了對化驗員的培訓考試力度,使企業的質量檢驗工作由事后把關,變成了產前產中預防,從而增強了獲證企業依法生產的理念和能力,保證了獲證企業產品質量安全。
四抓制度,建立長效監管機制。為建立健全獲證企業后續監管工作的長效機制,該局把用制度規范作為監管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了定期監督檢查、不定期監督抽查、巡查、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獲證企業分級分類監管、取證企業信用檔案制度、檢查合格證(檢驗報告)、不安全產品召回等制度。在此基礎上修訂完善了食品應急預案,對生產企業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了調研、分析和預警,找出每類產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針對監管工作中發現的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不斷修訂調整完善應急預案,定期進行應急演練,提高了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能力。
五是抓溝通,反饋改進工作。該局建立了局班子成員和科室負責人聯系企業制度,經調查模底確定了78家企業和4個行業協會作為聯系點,構建了企業、行業協會與監管部門之間信息交流的便利渠道。加大了回訪制度的落實力度,把重點放在企業在生產許可、年度審查、監督抽查中發現的有不合格項,及企業在規定的整改期限內進行整改的情況上,并做好回訪記錄,及時為生產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幫促企業提高產品質量。
去年以來,累計共抽查企業320多家次,發現并責成企業整改問題10余個。對轄區內的獲證生產企業抽檢覆蓋率達到100%,確保了獲證企業產品抽檢合格率在99%以上,不合格企業整改率100%,后處理到位率100%。通過有效監管,獲證企業的產品質量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甘信軍)
甘信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