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張家港檢驗檢疫局圍繞國家質檢總局“抓質量、促發展”和江蘇檢驗檢疫局“打造五區鑄強局”的工作要求,以“服務地方經濟、促進外貿發展”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出五項幫扶措施,幫助企業克服后金融危機影響,促進轄區內竹木草制品的出口。1—7月,張家港地區共出口竹木草制品3000多萬元,同比增4%。
一是加大出口企業扶持力度。在企業中深入開展“負責任地做產品”活動,引導企業提升產品質量,促進竹木草產業規模化和品牌化發展。繼續推進分類管理工作,擴大一、二類企業分類比例。關注國際竹木草制品行業發展的政策及走向,積極開展重點跟蹤服務,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的困難和問題。
二是加強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引導企業建立“企業是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從原材料進貨、生產過程控制、產品出廠檢驗、產品包裝存儲等4個環節,嚴格識別影響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控制點,積極構建環環相扣的監管體系,著力提升企業質量安全控制能力。利用檢驗檢疫的技術和信息優勢,在當前貿易形勢不利時刻,抓緊對相關從業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企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質量意識。
三是轉變檢驗檢疫監管模式。加強出口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分析,把對出口產品的自檢自驗轉變到對企業質量安全風險環節的監管上來,轉變到企業自主檢驗的驗證監管上來,做到監管有效,方便進出,提高進出口物流通關效率。梳理和排查影響通關效率的各個環節,積極開辟綠色通道,減少抽樣查驗頻次,加快通關放行速度。此外,推進企業誠信電子監管檔案工作,促進竹木草企業規范發展,提高企業出口產品驗放速度,減少工作流程。
四是加強檢驗檢疫信息化建設。強化業務管理信息化進程,把一線檢驗檢疫人員精力集中放到對企業的服務上來。強化“電子報檢、電子監管和電子簽證”三電工程,積極參與電子口岸建設,探索建立無紙化報檢、電子放行等網上業務,減少企業來回奔波,提高辦事效率。強化電子政務網建設,充實對外公開內容,規范告知程序,及時了解企業需求,廣泛接受監督,提高工作有效性。
五是推行人性化服務理念。堅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工作理念,堅持“5+2”“白+黑”工作制度,積極為地方企業排憂解難。對新辦企業或首次出口產品,實行超前服務,主動走訪,幫助企業暢通進出口通關渠道。落實“首問負責制”接待制度,杜絕任何形式的推諉、拒絕或拖延,給相關企業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滿意的服務。張家港檢驗檢疫局
徐建軍 施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