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人民群眾中去
(鎮江檢驗檢疫局黨組書記、局長 陶衛忠)
“只有我們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各級黨政機關和干部要堅持工作重心下移,經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曖民意。”胡錦濤總書記“七一”講話中情真意切的諄諄教導,既體現了對人民群眾的無限關愛,更向黨員干部提出了要求:要到人民群眾中去,要腳踏實地深入基層,傾聽民意,掌握實情,到一線去尋求為決策的科學依據,到基層面對面地幫助群眾解決問題。
到人民群眾中,是對領導干部的一項基本要求。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英雄,是創造社會物質財富和推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力量,黨和政府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領導干部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要傾聽民聲、了解民意、化解矛盾,就是要為民排憂解難、為民辦實事。任何時候都要牢記胡總書的教導,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間,真正做到謀劃發展思路向人民群眾問計,查找發展中的問題聽人民群眾意見,改進發展措施向人民群眾請教,落實發展任務靠人民群眾努力,衡量發展成效由人民群眾評判。
到人民群眾中去,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領導干部只有保持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堅持身體力行、實地體驗群眾生活,體味百姓甘苦,體察民眾憂樂,體會百姓情感,才能始終與百姓心連心,心暖心;才能始終搭準社會脈動,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才能在決策時更多地考慮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才能在工作指導中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到人民群眾中去,是一種需要傳承的優良傳統;到人民群眾中去,是一種實事求是的良好作風。
到人民群眾中去,要帶著真摯感情。領導干部走出辦公室,走下小轎車,走到檢驗一線,走向工作崗位,走進生產車間,來到田間地頭,無疑是一種親民愛民的舉動。同時,要樹立“人民至上、群眾第一”的觀點,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真正走到人民群眾中去,要放下身段,與最基層的群眾眾打成一片,把群眾的喜怒哀樂和愿望需求記在心上,關心群眾的呼聲和疾苦,要做人民群眾真正的貼心人。
到人民群眾中去,要學會傾聽。古人曰:“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領導干部到群眾中去,最重要的就是要體察民情。知民情重要,知民者可貴,而體察民情的最好方式,就是直接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和要求。要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時察民情、聽民苦、解民憂。到群眾中去,不是一句空泛的口號,而是很具體的實踐活動,既要“身入”,又要“心入”。要堅決防止形式主義、走馬觀花和敷衍了事,真正撲下身子,放下架子,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與群眾一起摸爬滾打,體驗他們的實際生活。用真心獲得真情,用真誠獲得擁戴,用熱忱獲得尊重,用良好的言行樹立領導干部的形象,用工作實績贏得人民群眾的喝彩。
陶衛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