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平制圖
A股將迎來國內第四家保險上市企業——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新華人壽”)。
截至9月底償付能力充足率僅為86.58% “A+H”或融資逾百億補充資本金
A股將迎來國內第四家保險上市企業——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新華人壽”)。根據安排,新華人壽將于11月16日接受中國證監會發審委的IPO審核。
新華人壽將在內地、香港展開招股,融資規模或逾百億元人民幣,這將為償付能力已連續三年不達標的新華人壽提供資本金補充。
如果審批順利,新華人壽最快有望年內掛牌上市,這是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今年A股承銷的第一個IPO項目。
資料顯示,2010年全年新華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917億元人民幣。以原保險保費收入計,新華人壽是目前國內排名第三大的壽險公司,其市場占有率為8.9%。
H股巨額融資
根據招股申報稿,新華人壽本次擬發行1.5854億A股, 并同步通過香港公開發行和國際配售發行不超過3.5842億股H股,如全額行使H股發行的超額配售選擇權,則發行不超過4.1218億股H股。
新華人壽招股申報稿未提及募資規模,但業內人士以目前A股上市的三大保險公司市盈率估算,中國人壽(18.28,0.91,5.24%)(601628)、中國平安(39.95,1.14,2.94%)(微博)(601318)、中國太保(21.09,0.51,2.48%)(601610)今年前三季每股收益分別為0.59元、1.88元和0.82元,按照簡單年化收益估算,上述三家保險公司今年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約為22倍、15倍和18.6倍。以此為參照,若完成超額配售,新華人壽的募資規模約在85億至126億元人民幣之間。
償付能力連續3年不達標
根據中國保監會的規定,國內保險公司須維持與業務相當的最低償付能力充足率。
新華人壽招股申報稿顯示,該公司在2008年、2009年、2010年各年度內,未能符合中國保監會不低于100%的最低償付能力充足率的要求,其在開設分支機構及分派股利等方面受到限制。此外,該公司投資于無擔保債券、不動產、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及進行境外投資也受到限制。
此前,新華人壽曾通過股東增資補充資本金140億元,以提高償付能力充足率,該項增資已于今年3月30日獲得中國保監會的批準。截至2011年6月30日,其償付能力充足率曾一度達到106.07%。然而,至2011年9月30日,新華人壽未經審計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僅為86.58%。
對于償付能力充足率快速下滑,新華人壽的解釋是:“由于2011年第三季度以來國內資本市場的動蕩,特別是債券市場及股票市場的同時下跌,以及一定程度上受到本公司承保業務進一步發展的影響,本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有所下降。”
銀保業務之憂
除償付能力常年不達標,新華人壽銀保業務前景也令投資者擔憂。
2008年、2009年、2010年以及2011年1-6月,新華人壽通過銀行保險合作渠道取得的保費收入總額分別為313.88億元、439.62億元、616.90 億元和307.31億元,占該公司保險業務收入的67.6%、67.6%、67.3%和60.7%。
2010年11月1日,中國銀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合規銷售與風險管理的通知》,其中要求商業銀行的各個營業網點原則上不能與超過三家保險公司合作。
“部分目前與超過三家保險公司訂立銀行保險合作的商業銀行營業網點,可能會決定終止與本公司的銀行保險合作,或提高與本公司銀行保險合作續約的手續費率。” 新華人壽招股申報稿中寫道。
此外,該通知還要求,保險公司不得在商業銀行營業網點派駐銷售代表,而在通知生效前,駐點銷售是新華人壽的慣常做法。
新華人壽招股申報稿稱:“受到上述監管措施的影響,本公司在2011年1-6月通過銀行保險渠道產生的保險業務收入較2010年同期減少19.5%。并且,上述監管規定的有關詮釋及實施辦法,目前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因素。”
關國亮的包袱仍在
即將上市的新華人壽,還暗藏財務隱憂。
早在1998年至2006年,新華人壽前任董事長關國亮任職期間,其通過抵押新華人壽債券融入資金并對外向與其存在關系的公司拆借,且違規進行房地產、股權投資,已被政府部門檢查并起訴,目前有關檢查與起訴尚在進行中。
新華人壽招股申報稿稱,新華人壽于監管部門檢查后獲知上述賬外回購交易,并在賬外回購交易到期時陸續支付賣出回購交易結算款及回購交易利息合計人民幣29.10億元。
關國亮事發后,2007年5月至7月,全國保險保障基金以每股5.99元的價格合計受讓新華人壽38.815%的股份,并劃給新華人壽14.55億元資金。
但新華人壽聲稱,公司尚不掌握上述賬外回購交易和賬外賬戶收付款等事項的完整資料,亦不能完整判斷交易實質或明確公司與之相關的債權債務關系。基于目前掌握的資料,公司判斷暫將上述收到和支付的款項合并計算,以其凈額人民幣14.55億元計入其他應收款。
新華人壽判斷,上述應收款項的收回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基于謹慎性原則,根據應收款項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全額計提減值準備。
2011年3月通過法律訴訟及調解,新華人壽收回新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借款及相關利息約人民幣3.54億元,并在收到款項時轉回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并沖減其他應收款人民幣3.54億元。
至此,新華人壽至少還有11億元應收款未能沖減。
PE瘋狂涌入
眾多不確定性并未影響資本大鱷入股這家擁有保險牌照擬上市公司的熱情,多家PE(私募股權投資)機構踩著點入股新華人壽。
比如,2010年11月20日,淡馬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富登管理私人有限公司以33元/股的價格接盤新華人壽3600萬股權;渣打股權投資公司接盤新華人壽1800萬股權。
2010年12月13日,世紀金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華澤集團有限公司分別以42.75元/股、43.09元/股受讓新華人壽3600萬、3249萬股權。2011年3月28日,河北德仁投資有限公司以33.5元/股的價格受讓新華人壽1.08億股權。北京弘毅貳零壹零股權投資中心直接持有河北德仁投資有限公司80.284%的股權,弘毅投資管理(天津)(有限合伙)是北京弘毅貳零壹零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的普通合伙人。
2011年3月16日,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全資擁有的天津信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26.65元/股的價格受讓華澤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3865萬股新華人壽,2011年6月9日,又以21.03元/股的價格接盤河北德仁投資公司持有的4280.49萬股新華人壽。
目前,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新華人壽10.09億股,占總股本的38.8150%;寶鋼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88億股,占比18.7750%;蘇黎世保險公司持股3.9億股,占比15%,而其他股權則多為投資公司持有。
來源: 新浪網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新聞糾錯熱線010-58446580 QQ:1339886636 電子郵箱xfqianlo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