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又出問題了”,今早上班的時候看了下手機里的咨詢,著實是讓人受了一驚的。還記得上個禮拜沃爾瑪合肥店發生的過期奶制品案件。而沒想到短短的幾周,沃爾瑪的“綠色豬肉”竟然又被爆出是假的。這讓忠實于沃爾瑪超市的消費者情何以堪吶。
首先不說這問題能否解決吧。這一而再的食品保障問題發生,實在是難免的讓消費者去考慮沃爾瑪接下來的食品是否也是會出現問題的。想來,這事還真的有點讓人提心吊膽的。試想一下,你要是再超市里購買了一瓶礦泉水,還沒過一個禮拜,就來一個爆料說,沃爾瑪的礦泉水是自來水加明礬制造出來的,那你豈不是郁悶死了。
沃爾瑪超市官方解釋稱,目前正在全面的調查,可這事情就奇怪了。你們既然給豬肉標上了“綠色”的稱號,難道在進貨豬肉的時候就沒有通過一個綠色通道。配合相關部門,那么你這個相關部門是你的私下部門,還是國家紀檢組織呢。這咱消費者已經被你坑了也就算了,可你要是用這樣的態度來解決問題,似乎是太給咱消費對你“信任力度”的面子了吧。
沃爾瑪的豬肉問題真的是部門疏忽嗎,可要是部門疏忽也不至于疏忽這么久吧。
沃爾瑪作為全球企業500強自然是受到公民的青睞的,可是這樣的青睞卻讓一次次的讓消費者失望。我們不免要考慮到,沃爾瑪面對消費者信任危機的態度問題了。莫非是你覺得中國消費者不在你們家買豬肉就沒肉吃了?還是你覺得,中國的消費者是你三言兩語就能忽悠的來的?
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考慮,倘若這樣的事情與沃爾瑪上頭無關呢?我們得想一下沃爾瑪的“國際標準”問題。沃爾瑪作為全球最強的連鎖超市,自然是有其一定的機構體系的,那么其食品出現問題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呢?這里就直接與出問題的那家超市的掌權人有關了?
渠道里的人,是私下受賄,還是借沃爾瑪之名來謀一己之私?這就是個嚴重的現實問題了。自己的錢袋子滿了,沃爾瑪的名聲毀了。是誰在其中以權謀私?倘若是這個問題,那就應該換個態度來解釋了。就中國的以權謀私事件,這個是很正常的,最終的受害者無疑是我們的公民,而我們的公民對于此類的受害似乎也早就習以為常了。
沃爾瑪對于此次事件的態度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所以,我們不得不去懷疑這樣的態度是因為早知就有其事,還是有意的躲避。
消費者保障權益得不到公證的對待,在中國龐大的食品市場早就不是什么問題了。第一是消費者的未知性 ,第二是商業場得黑暗性。這樣的問題似乎很難去表面的現象去考慮,深度的問題,還是在于當下的公民素質問題。
當下,越來越多的食品問題,一次次打擊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我不知道這樣的打擊是對消費者的警告,還是真的覺得咱中國消費者就那么好忽悠。
來源:安徽健康網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