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成都9月5日電 (記者 孫陽) 四川大學教師安石在一篇名為《用熊貓糞便培育茶葉》的文章中稱,用大熊貓糞便培育出的茶葉具有抗癌功效。此言一出便在網上引起了激烈反應,大熊貓糞便培育的茶葉是否真的具有抗癌功效等問題,成為了網民討論的焦點。
5日,記者就此事件采訪了大熊貓專家、臥龍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張和民。張和民稱,用大熊貓糞便作為種茶的肥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暫時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能夠證明,熊貓糞便培育出的茶葉具有抗癌等保健功效。
據張和民介紹,大熊貓糞便的主要成分為竹子、竹筍的殘渣,由于大熊貓的吸收功能欠佳,只能吸收食物中20%多的養分,所以其糞便中的營養成分確實不少!凹又︷B大熊貓的食物不僅僅是竹子和竹筍,還有很多為大熊貓專門配置的營養食品,所以其糞便中的蛋白質、粗纖維等含量的確很高,比較適合作為肥料!睆埡兔裾f。
“但是,用熊貓糞便做肥料培育出來的茶葉是否具有抗癌等保健功效,目前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能證明的,”張和民說,“熊貓糞便只是作為肥料幫助了茶葉的生長,具體能否具備抗癌功能沒有人能確定!
對于安石利用“國寶”大熊貓糞便培育茶葉,為其冠名“國茶”并給予高定價的做法,張和民表示,現在有很多打“熊貓牌”的廣告宣傳,都是利用大熊貓“國寶”的名聲謀取利益,此種做法并不可取。他說:“如果真的有一種經過了驗證、能將大熊貓糞便變廢為寶的做法,那是值得推薦的。但是在毫無科學依據的前提下就為所謂‘熊貓產品’定起高價來,是盲目的。”
記者了解到,一只成年大熊貓一天要產生約20公斤的糞便,目前,中國300多只圈養的大熊貓每年要產生2000噸左右的糞便,如果真的可以將這些熊貓糞便利用起來,則既解決了糞便處理的問題,又提供了大量的綠色無污染肥料。此前,民間也不乏有人提出用熊貓糞便的提取物作為環保紙來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