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永恒的主題抓出實效
——學習王岐山副總理在質量工作座談會上講話有感
董景秀
在今年“質量月”的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北京主持召開質量工作座談會。他指出,質量是基礎,安全是底線,抓好質量工作是永恒的主題。這是對開展質量工作新的要求,是對我們質檢系統的鼓勵和鞭策,也為我們今后更好地開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作為盟市級質監局主要領導,認真學習了王岐山副總理講話精神,認識到質量工作任重道遠,質量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要將“抓好質量工作是永恒的主題”落到實處,認真踐行“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十二字方針,重在將“永恒的主題”抓出實效。
抓好質量工作,強質監、抓基礎是根本。提升質量安全水平,需要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如何使檢驗能力、監管能力、服務能力跟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當前,對通遼市來說,要對新型能源、有色金屬加工、新型煤化工等8個優勢特色產業、支柱產業提供很好的技術支撐,一是要提高人員隊伍的素質,加強人員培訓,打造學習型部門,要培養質量、計量、標準、特種設備各方面的專門人才,成為各行業的專家。二是要快速提升技術機構檢驗能力,市級技術機構的檢驗能力要著眼于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上高水平項目,提升檢驗能力,針對全市八大支柱產業,提高服務能力,要做到檢得出、檢得準,并為企業產品質量提高提供高水平服務。旗縣技術機構要在提升地方特色產品檢驗能力上下功夫,就通遼市來說,要針對各地的龍頭產業,比如開魯縣紅干椒、霍林郭勒市鋁后加工、煤化工、奈曼旗化工產業等建立專業實驗室,真正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水平的服務。結合通遼發展實際,圍繞綠色食品等優勢產業和主導產品,提高質量檢測能力,著力建立一個技術裝備精、檢測水平高、支撐能力強的公共技術平臺,努力為企業和社會提供科學、準確、高效的檢測服務。
抓好質量工作,要以落實各方責任為保障。質量工作是經濟工作的重要基礎,抓好質量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構建“建立完善政府負總責、企業負主責、監管部門承擔監管責任”的質量安全體系是抓好質量工作的保障。
樹立政府引導質量提升機制,要圍繞擴總量、提質量、促轉變的原則,加大產業培育和建設力度,進一步推進“質量強市”戰略深入實施,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一是提高招商引資門檻。充分利用國家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自治區加大對東部地區支持力度等機遇,把好招商關,著力引進高質量、高水平企業。二是對企業實行政策引導。探索設立市政府質量基金和市長質量獎,對新興產業領域中的龍頭企業和企業家給予獎勵。同時,開展創建產品名牌、服務名牌和優質產品生產基地活動,建立品牌創建示范區,提升名牌工作服務經濟發展的水平,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和結構調整。
企業既是“質量強市”的載體,又是“質量強市”的主體,引導廣大企業牢固樹立“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的觀念,增強質量安全意識、質量誠信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切實履行企業產品質量的“第一責任”,企業要抓好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從單純的加工初級產品,到通過技術進步、科技創新,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實現產業升級。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水平,切實從源頭抓好質量和安全管理。
作為我們質監部門,大力提升產品質量,要嚴格執行生產許可和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加強證后監管,推動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完善產品良好生產規范、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及產品可追溯制度。加強工業企業質量管理,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和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大力實施名牌帶動戰略,以市場為導向,壯大一批名牌企業。同時,要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堅決貫徹落實 “依法嚴格處罰是對企業最好的服務”的思想,對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行為,要加大懲處力度,使違法制售者付出高昂的代價,重點整治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突出問題,堅決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抓好質量工作,重在突出實效。王岐山副總理強調,抓質量工作要“持之以恒、不浮不躁”,就是要求我們堅持不懈地把身子俯下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干好工作。我們抓質量,就要從一個行業、一個領域抓起,對一個行業要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制定方案,有針對性進行整治,既要打假治劣,又要扶優扶強,要有始有終,事要做實做透,抓出成效,實現一個行業整體質量的提升。事情做了,效果有了,質量工作的價值自然也就呈現出來。而只有有了這樣的價值,質量工作的永恒主題才擁有了永恒的意義。
質量是安全的基礎,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我們要振奮精神,扎實工作,將永恒的主題抓出實效,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有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作者為通遼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黨組書記、局長)
董景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