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代表全球自由貿易園區活動最高層次的第11屆世界自由貿易園區大會在上海召開,主題是“自由貿易園區功能創新”,上海綜保區正在經歷著從以貨物貿易為主向國際貨物貿易與國際服務貿易并重發展的方式轉變。而這一轉型發展,正和建設與國際慣例更加接軌、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自由貿易園區的上海綜合保稅區基本的發展理念和目標完全一致。
據了解,上海綜合保稅區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商品銷售額7245億元,同比增長25.5%。其中洋山保稅港區在全國各保稅港區中排名第一,完成進出口額42億美元,同比增長60%;外高橋保稅區在全國各保稅區中排名第一,完成695億美元,同比增長24%。
為進一步支持綜合保稅區發展,上海檢驗檢疫局積極行動,落實六大支持舉措,并取得顯著成效:一是創新特殊監管區域檢驗監管模式。該局與上海綜合保稅區管委會于4月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致力構建長效合作機制,共同推動功能恢復性檢驗檢疫監管示范區的建設。在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監管方面,該局對4種特殊貿易方式下進境、進口的舊機電產品建立了核準制度,辦理時間從9個工作日縮短到1至2個工作日;在全球維修業務方面,該局已對外高橋保稅區內4家從事進境維修業務的試點企業進行了年審和情況總結。二是開展預檢驗模式試點與推廣。外高橋保稅區辦事處專門研究開發了配套使用的全申報系統,并在部分企業試點運行。企業普遍反映,采用預檢驗模式后,以前報檢通關電子產品要3天才能完成,現在當天就可以完成了。三是探索保稅物流一站式檢驗檢疫工作機制。為進口二手工程機械度身設立了快速備案通道,備案時間從9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滿足了工程機械市場對物流速度的高要求,有力推進了外高橋工程機械進出口貿易的健康發展。四是實施分類管理。通過對誠信、產品質量等方面評估,將區內企業分為四類給予不同措施,將企業管理規范、產品質量穩定、進口量較大、遵紀守法方面表現突出的企業作為預檢驗企業,給予預購CIQ標識和預檢驗雙重優惠條件。五是大力支持期貨保稅交割、融資租賃等新興業務的發展。為支持洋山保稅港區大宗商品集散平臺的建設,今年9月該局會同上海綜合保稅區管委會等政府部門推出了《關于推進洋山保稅港區大宗商品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為區內企業提供綠色通道、預約報檢、“一站式”檢驗檢疫、集中檢驗等便利措施。六是實施誠信管理。共有3000多家區內企業納入該局信用管理系統,并初步確立信用等級。免辦CCC審批系統上線后,該局及時向區內企業宣貫,并完成了對區內CCC免辦誠信企業評估匯總工作。
(上海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