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保障安全為天職 以促進發展為使命
重慶扎實推進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標準化“五創”和“百日安全督查整改”活動,
全力促進平安重慶和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設
重慶市政府副市長吳剛(右二)、副秘書長邰展(左三)在該市質監局局長張宗清(右三)等陪同下現場督察全市特種設備安全。
安全,生死攸關。
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休閑息息相關,一旦發生事故,后果嚴重、影響惡劣。目前,重慶市固定式特種設備總量達到12.96萬臺,氣瓶1621941只,壓力管道6504.3千米。其數量正以每年15%以上速度遞增,安全監管形勢嚴峻。
重任,責無旁貸。
“視保障安全為天職,以促進發展為使命。”近年來,肩扛重任的重慶質監局貫徹落實國家質檢總局和重慶市委、市政府有關決定及重大部署,緊緊圍繞全市安全生產“雙基攻堅年”主題,借鑒全國各地的典型做法,積極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標準化“五創”活動和“百日安全督查整改”活動,防控重特大事故發生,全市特種設備安全狀況保持了總體平穩態勢,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力促進了平安重慶和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設,為推進民生工程、促進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基礎。
開展“五創”活動
確保全市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標準化
今年3月31日,重慶市質監局在全市統一開展“特種設備安全一號行動”,對首批在檢測中發現的3642只報廢氣瓶進行統一銷毀。這是該局自去年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標準化“五創”活動后,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猛勁的重慶,特種設備增長迅猛,安全監管形勢嚴峻,如企業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企業重生產、輕安全,重經濟效益、輕安全投入等等。然而,特種設備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在重慶市質監局看來,通過創建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標準化示范區(縣)、示范鄉鎮(街道)、示范工業園區、示范企業和示范社區等“五創”活動,全面夯實特種設備安全監督和管理的責任體系,才能更好地確保特種設備長治久安。正是如此,從去年5月開始,重慶市質監局開啟了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標準化“五創”活動的序幕,全力“用2~3年時間,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標準化達標活動”。
自該市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標準化 “五創”試點活動開展以來,渝北區、忠縣,沙坪壩區回龍壩鎮等自覺落實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主體責任,為規范各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和管理責任標準化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推進“三大能力”建設
夯實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根基
為順利推進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標準化“五創”活動,該局積極推進基層基礎、安全保障、應急救援等“三大能力”建設,夯實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根基。
在推進基層基礎能力建設上,該局通過強化提升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能力、檢驗技術能力、培訓能力和科技監管能力建設,著力實現重心下移、關口前移。今年,重慶市特檢中心成功牽手中國特檢院,期望在實驗室建設、科技研究等方面突破。成立重慶市質量安全考試中心,建設理論培訓基地和實作基地,實現了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理論機考化、實作模擬化。深化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物聯網技術應用,全市CNG氣瓶電子標簽系統實施封閉試運行,進一步加大了對“黑瓶”、“超期瓶”的打擊力度;繼續推廣應用電梯安全監測系統,已在8600余臺新安裝的電梯上,實現了對電梯運行狀態實時全監測。全市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和檢驗信息化動態監管互聯,實現了“飄紅”管理。
在推進安全保障能力建設上,該局推動市政府將特種設備安全納入全市大安全管理,初步形成了各級政府負總責、企業負主體責任、技術機構負技術把關責任、部門負監管責任的安全責任體系。充分運用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聯席會議平臺,加強與財政、國土房屋和安監等部門協作,構建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監管局面。
在推進應急救援能力建設上,該局構建應急救援體系新格局,與市公安消防簽訂了合作備忘錄,與市消防總隊建立了緊密聯系的工作機制,搭建了以大型企業專業應急隊伍為主體、特種設備專家為核心的應急救援隊伍,建立了全市特種設備事故災難應急救援預案和特種設備專家庫。該局開展了“安全生產應急處置”視頻培訓,給43個區縣質監局配發了特種設備應急救援裝備包和應急處置培訓教材。
把隱患暴露在陽光下
實現安全事故“零容忍”
“視保障安全為天職,以促進發展為使命。”重慶市質監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宗清表示,他們對待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總是主動把隱患暴露在陽光下,“從安全生產源頭抓隱患苗頭,抓排查治理和督促整改”,引導企業自覺落實特種設備企業持續、全面、全過程的安全管理活動,使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做到人員無失誤、設備無故障、系統無缺陷、管理無漏洞,真正實現零容忍(故障為零、隱患為零、事故為零)的安全監督和管理目標。
此外,該局還集中開展“百日安全督查整改”活動,防控重特大事故發生。
努力終獲回報。今年上半年,該市特種設備成功實現萬臺事故起數為0.33起、萬臺死亡人數為0.26人的目標,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全市特種設備安全狀況保持了總體平穩態勢。
(蔣維勝)
相關鏈接
重慶市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標準化“五創”試點單位掃描
自重慶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標準化“五創”試點活動開展以來,全市樹立起了渝北區和忠縣,沙坪壩區回龍壩鎮和合川區南津街道辦事處,重慶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重慶白濤化工園區,重慶長壽捷圓化工有限公司和重慶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經開區龍湖·觀山水、江北區金科·廊橋水岸等一批責任主體明確、管理工作落實到位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標準化示范區(縣)、鄉鎮(街道)、工業園區、企業和社區,為規范各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和管理責任標準化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重慶市渝北區
該區廣泛動員、典型帶動,實現各級政府、園區管委會和政府部門安全職責和制度標準化、三本臺賬規范化和標準化、公示牌標準化、警示標志規范化和標準化、檔案管理規范化和標準化、操作制度化和規范化、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化和規范化。
重慶市忠縣
該縣建立健全完善各類管理制度,做好日常監管、動態監管和培訓工作。率先構建區縣、鄉鎮、使用單位3個標準體系,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動態管理,強力實行安全責任保險。實行部門聯動,率先在28個鄉鎮設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辦公室,并做到“五統一”。全縣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均自覺落實安全主體責任。
重慶市沙坪壩區回龍壩鎮
該鎮實現所有特種設備注冊登記,檢驗合格,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建立特種設技術檔案。強化學習培訓,狠抓監管執法,建立應急機制,形成安全、環保互動格局。抓示范引路,通過示范企業帶動其他企業。
重慶市合川區南津街街道
該街道成立創建活動領導小組,配備人員、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建立臺賬制度、健全工作制度、編印工作手冊;重監督檢查、從面上推動工作落實,重自查巡查、從線上確保工作落實,重隱患整改、從點上確保工作落實,強應急管理、切實減少事故損失。
重慶長壽區經濟技術開發區
該園區做到責任到人,落實主管領導、部門和專兼職管理人員;打造示范工業園區,創建一套標準化管理體系;建立特種設備企業信息數據庫,以及各類管理臺賬;開展各類標準化管理培訓;建立《試生產確認制度》,規定企業投產前需對特種設備進行驗收;治理特種設備安全隱患,強化應急管理。
重慶白濤化工園區
該園區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生產監管機制,夯實安全生產基礎,成立管理領導小組,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強化特種設備安全生產管理措施,嚴格執行安全生產“三同時”制度,深化隱患排查治理,提升從業人員安全素質;建立特種設備安全生產保障體系,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建立投入保障體系、應急救援保障機制。
重慶長壽捷圓化工有限公司
該企業建立特種設備組織機構和管理網絡,層層落實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及職責;建立特種設備管理三大臺賬;完善管理制度;完善并提升應急救援綜合能力,實現特種設備特種設備管理達到4個100%和A級企業標準。
重慶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
該企業到先進企業參觀學習和借鑒,邀請質監局定期檢查、指導幫扶,投入修理費用200多萬元,采用信息技術監控,定期實行保養和維護,建立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演練,把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標準化達標與“港口工業企業安全標準化”達標、“全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示范單位”達標、“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制”達標創建做到同研究、同部署、同督察、同表彰。
重慶經開區龍湖·觀山水
該社區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認真改進和完善,建立特種設備檔案和臺賬,完善管理制度,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明確管理工作人員和具體操作人員的職責,進行電梯困人應急救援演練,規范電梯、機房及監控室的硬件配置標準。
重慶江北區金科·廊橋水岸
針對服務范圍內的電梯監管,該社區成立和落實電梯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職責;制定并落實電梯管理制度和流程和電梯應急救援預案;實現資料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邀請江北區質監局定期檢查、指導和組織員工培訓;定期向居民介紹電梯安全使用的常識。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