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東海質監局通過區域名牌創建、標準化創新、質量誠信建設等一系列舉措,促進工業、農業、硅產業、服務業這四大塊狀經濟的轉型升級,取得了明顯成效。
區域名牌創建是載體。今年,又有6家企業爭創江蘇名牌產品,10家企業爭創市名牌產品,2家企業爭創省質量獎。近年來,東海縣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業爭創名牌,突出農業、化工、石英等區域名牌的培育,提高塊狀經濟知名度。涌現了龍騰化工、黃川草莓、福潤食品等一大批行業知名品牌,品牌效應日趨彰顯。東海縣已創建省名牌產品6個、省質量獎企業2家、省工業企業信用企業3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3個、市名牌產品23個。實現了東海名牌產品向大批量、高檔次、主渠道三大目標的跨越。
標準化創新是亮點。東海質監局以政策為引導,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標準為支撐,推行“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的模式制定聯盟標準,提高產業發展競爭力。在硅材料產業推廣實施聯盟標準,有100多家企業加入企業聯盟并執行標準。硅產品全國市場占有率達到80%以上。目前,又開展國家半導體(硅材料)產業集聚標準化示范區和江蘇省硅材料優質產品生產基地創建工作,構建“平臺建設+標準化+產業聯盟”的發展框架,放大硅材料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和標準化優勢。
示范區建設是樣板。東海縣共建立3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和6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以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化種植(養殖)為重點,叫響東海大米、東海小麥、東海蔬菜、東海畜禽、東海花卉五大產業品牌。通過實驗、示范、推廣,干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學,帶動10萬農戶共同創業致富,年帶來經濟效益過億元。
現代服務業是典型。突出抓好溫泉旅游、民生熱線暨應急聯動指揮中心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從服務質量、服務管理、服務工作出發,制定服務各個環節的標準,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標準體系并有效運行,強化內部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增加社會知名度。
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是標桿。將申請籌建硅材料國檢中心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次跑省進京,最終爭取到國檢中心項目落戶東海。國檢中心集“政府公共實驗室、經濟發展技術保障支撐、社會公共服務平臺、自主創新研發基地”四位于一體,具有檢驗檢測、科技研發、服務企業、標準制訂等四大功能。搭建這樣一個高水平的檢測平臺,一方面填補了連云港市沒有國檢中心的一個空白,其檢測范圍、精度和能力可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充分發揮質監職能,改善服務質量,為硅企業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平臺,提高其技術創新能力,增強競爭力。(段敏 通訊員:李其維)
段敏 李其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