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 (特約記者王德華)鄂州環保等部門對長江沿岸的數十家小選礦下達的關停令,如今成了一紙空文——當地部分小選礦生產依舊,大量的污水、廢渣照舊直排長江。
長江鄂州江段原有76家小選礦,這些企業因無環保處理設施,污水無組織排放,廢渣堆積如山,直接威脅到當地群眾的飲水安全。當地政府和環保部門曾下令,今年4月17日前,關停所有的小選礦,其后還組織了幾次停電和拆除設備的大型行動。
昨日,記者在西山腳下的鄂州老汽渡碼頭附近看到,4家小選礦在熱火朝天地生產,長江岸邊的礦渣堆積如山,一些礦渣已浸入江底。在長江臨江鄉得勝村和樊口街辦杜河村沿岸,20多家小選礦機聲隆隆,大量的污水直接排入長江。
一些知情者稱,當地政府和環保部門執法力度軟弱,該拆的設備都沒有全部拆除,加上整治行動總是一陣風,沒有形成有效的長期監管機制,是造成這些小選礦屢禁不絕的根本原因。
對此,鄂州市環保局相關人士稱,按計劃,長江沿岸的小選礦要全部關停。整治后,環保部門也派了專人晝夜巡查,如今死灰復燃,其原因復雜,他將建議政府加大整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