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多個省市抽查結果顯示汽車用油質量不容樂觀,《天天315》本期關注:汽車用油質量問題誰來保障?
中廣網北京9月19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隨著汽車在我們生活中的普及,大家對汽車用油也是越來越關注,不僅關注成品油的價格,更關注油品的質量,因為成品油的優劣不僅關系到汽車的使用壽命,更關系到車上人員的人身安全。
·記者調查:
司機或多或少遭遇過質量較差輕柴油
最近多個省市質監部門公布了對汽車用油的抽查結果。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最近對太原、晉中、呂梁三個地區50家加油站經銷的50個批次的車用輕柴油進行監督抽查。對此,中央臺駐山西記者岳旭輝、太原新聞廣播記者郭海默、李劍峰深入省質監局、加油站了解抽查結果及油品質量。
常年從事貨運、客運的司機朋友最關心的就是運輸安全、車輛狀況及油品質量。日常生活中,大型客、貨運車輛通常采用輕柴油作為燃料,因為車用輕柴油良好的低溫流動性、良好的霧化、蒸發性和良好的燃燒性足以保證柴油發動機正常、高效的運行,更有利于車輛的長時間作業。但是,如果車用輕柴油的質量不過關也將給汽車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甚至威脅到司機的生命安全。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從事長途運輸的司機朋友,他們或多或少都曾遇到過油品質量較差的現象。
記者:師傅您有沒有加到過不好的柴油?
司機:有。
記者:在哪加到過的?
司機:在小加油站都有不好的油。
記者:不好的油會怎么樣?
司機:有的時候打不著火。
記者:加柴油有沒有加過不太好的油?
司機:加過。
記者:感覺怎么個不好?
司機:踩不起油來。
記者:有沒有遇到過加過不好的柴油油路不通或者故障的問題?
司機:有的。
·山西質量技術監督局:
不合格輕柴油多為閃點、冷濾點不達標
根據山西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計劃,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最近對太原、晉中、呂梁三個地區50家加油站經銷50個批次的車用輕柴油進行監督抽查。抽查結果顯示,合格油品42個批次,抽樣合格率達到84%。在對車用輕柴油的閃點、凝點、冷濾點、機械雜質、水分、硫含量6項指標進行監督抽查時,檢查人員發現本次不合格的8個批次中,不合格項目為閃點和冷濾點,這兩個項目對車輛性能及安全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監督處副處長孫全才:從檢驗情況來看,主要質量問題表現為閃點、冷濾點這兩個項目不符合標準。閃點越低,燃料越易燃,引發火災的危險性也就越大。冷濾點是評價油品在一定使用環節溫度下流動性能的重要質量指標,如果長期使用冷濾點不合格的油品,可能堵塞輸油管或油泵影響發動機的正常工作,導致發動機的損壞。
經銷商為降低成本獲利
針對造成車用輕柴油閃點、冷濾點沒有達到國家標準的原因,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監督處副處長孫全才也補充說明。
孫全才:閃點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油品生產企業的質量控制不嚴格,也有經銷企業在油品運輸過程當中沒有做到專車、專用。造成冷濾點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油品當中的石蠟含量過高,不符合技術標準要求。但也有個別經銷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獲取更大的利潤,往往在環節溫度降低的時候以高溫的冷濾點輕柴油來冒充低溫的。
針對本次的抽查結果,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監督處副處長孫全才說,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將加大檢查力度,幫助存在問題的小型加油站搞好整改,保障產品質量,切實讓消費者放心。
孫全才:針對本次產品質量的抽查反映出來的問題,我們將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認真做好產品質量審計抽查處理工作。我們將責成市、縣有關部門幫助不合格的企業搞好整改,切實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和質量意識。同時要加大對各個環節的監管力度,嚴把質量關,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切實讓消費者滿意。
國有大型加油站車用輕柴油均達標
從山西省這次的抽檢結果來看,國有大型加油站,比如中石油、中石化公司的各加油站經銷的車用輕柴油都符合國家標準。中石化太原分公司數質量科科長趙毅介紹了他們的質量檢驗環節。
趙毅:中石化的質量管理方式是協調管理,在凈污的管理當中有12道檢驗中心,檢驗環節到庫里頭截止出庫的時候每半個月必須抽檢一回,到加油站以后加油站經營的品種每次都要抽檢。專利方面我們是有專車、專用、專罐專用,車號也顯示在檔案里。
車用輕柴油的油品質量不僅代表了一個行業的誠信銷售,更關系著每一位司機的出行安全。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監督處副處長孫全才也給消費者提出建議。
孫全才:希望廣大消費者和司機朋友在加油的時候盡量去有資質的大型的加油站去加油。
·記者講述:
檢查機關需幫助經銷商提高法律意識
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最近對山西省的部分地區車用輕柴油進行監督抽查的情況,對50家加油站的抽查結果顯示合格油品是42個批次,抽樣合格率84%。在這次抽查活動當中,太原新聞廣播的記者郭海末也是深入到了當地多個加油站,了解抽查結果以及油品的質量。我們連線郭海末,請他再為我們介紹一下他在現場了解到的一些情況。
記者:我先介紹一下對加油站的采訪。我們對中石化進行采訪的時候,發現他們管理是相當嚴格的,無論從生產、運輸、銷售,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把關。如果送到的油品檢測出不合格,他們會當場拒絕卸油,同時加油站每個月都會對公司所屬的加油站點進行不定期的抽查,保證油品的質量。
我在這里是借中石化來舉一個例子,現在山西省但凡是有資質的大型加油站都可以保證油品質量。在現場采訪,很多司機師傅他們告訴我,經常跑長途的他們會選擇這些有資質的大型加油站,但是在路途中沒油的時候,免不了找一些小的加油站加油,就曾經遇到過加上不好的輕柴油,沒跑多少公里就沒油了,或者是車的動力是明顯感到了不足。有的司機也和我們反映,他們的車有遇到過油管堵塞的現象。
現在油品主要是出現閃點和冷濾點這兩項不合格。閃點是來衡量油品在貯存、運輸使用過程當中安全程度的指標。國家的標準規定,車用輕柴油閃點必須是大于55攝氏度的,所以這個閃點是否合格,對車輛以及司機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小型加油站都會為了節約開支,采用同一輛罐車進行先后的撞在汽油和柴油。因為汽油的閃點要比柴油低,如果先裝汽油,就會造成閃點的下降。
冷濾點是保證汽車油管流動性的重要指標,在不同的環境之下就應該推薦使用不同的冷濾點溫度的柴油。如果油品實際冷濾點高于使用環境溫度下推薦使用的冷濾點,就會造成油管的堵塞,以及油泵的堵塞,從而影響發動機的正常運轉。
現在造成市面上車用新柴油質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還是很多小型加油站的經銷商貪圖利益,一己私利,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們要是想改變這樣的現狀,不僅需要檢查人員對市場加大處罰的力度,更多的是要每一位經銷商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也由檢查人員來幫助他們提高法律意識,才能讓車用油輕柴油的市場逐步走向正規化。
·專家觀察:
監管方法還需改進
汽車用油的質量問題不斷出現,是什么導致這樣的結果?消費者遇到不合格的油該進行怎樣的維權?下面連線嘉賓一起探討這個話題,一位是北京朝陽律師事務所的鄭傳凱律師,還有一位是《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包華。
主持人:幾個省市對成品油的檢查結果反映出了什么問題?
鄭傳凱:山西工商部門對于成品油存在的問題做了非常詳細的分析,包括對問題的原因作出了一個比較具體的闡述。山西的工商部門在查處的時候可能會出于扶植企業的角度,對企業的定性還是相對比較輕。從法律的角度講,銷售不合格的成品油本身就是違法的行為,根據這幾天報道,我并沒有看到違法行為的處理結果。
包華:沒想到成品油的合格率會這么低,大概有百分之十幾將近二十的不合格率。成品油的使用過程中會涉及到生產、生活方面的安全問題,涉及到人身健康問題,這個比例確實偏低了。監管部門在監管環節上還是有一些疏漏,工商部門也好、技術監督局部門也好,他們的檢查往往都是抽查行為,抽查過程中人為影響的因素會比較多,這是一個問題。
另外,如果在查詢之后有不合格的情況存在,不光要進行處罰同時要進行整改。處罰和整改,前者是警示那些今后有可能想犯錯的不良商人,后者是要解決現在已經出現的不合格、不合法的經營行為,保障消費者的利益。這兩種方式、兩個內容都應該是在政府的主導下來進行完成的,這也是消費者最關心的,但是目前我們沒有看到。
主持人:成品油的質量問題不斷出現的原因是什么?
包華:第一點,監管方法還要提高一些,比如階段性的抽查能不能改成一種有計劃的普查,抽查的話操作的因素就會比較多,如果是普查的話會好一些。普查會涉及到行政管理成本問題,需要當地政府部門進行平衡。
第二點,如果確確實實有一些加油站,一而再再而三的提供不合格的產品,不管是硬件條件使然,還是軟件管理水平跟不上,還是有意而為之,處罰應該提高幅度。加油站如果反復出現這樣的問題的話,就應該給它關停。在這種情況下才能保障消費者的利益。
另外一方面,我也呼吁一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這樣的供貨企業,對于采購方,包括分布的加油站進行管理和控制。如果有一些購買方在經營過程中出現違法違規行為的話,是否能在供應產品上予以相應的限制?成品油不是一個完全流轉的又完全市場化的產品,而是在國家管理之下的有戰略意義的,涉及到百姓安全和百姓民生的產品,供貨商在供貨手法上來說有一定的考究。
消費者維權取證難
主持人:怎么樣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呢?
鄭傳凱:成品油質量出現問題,它的受害者不僅僅是車輛的產權人、駕駛員。成品油一旦出現問題,會導致車輛的損壞,車輛損壞之后車主勢必會想辦法降低自己的損失,可能下一個環節,也就是二手車市場造成了更大的混亂,成品油質量本身可能會影響很多環節。
成品油現在存在這么多問題主要的根源是存在違法成本偏低的情況,根據我們國家商務部頒布的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的第43條第4款,采取攙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冒充合格產品銷售成品油的,視其情節予以警告,責令停業整頓,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或者3萬元以下的罰款。沒有吊銷營業執照以及相關的行政許可,可能是目前成品油市場相對混亂的原因之一。
主持人:不少消費者在給汽車加油的時候都遇到過油品質量有問題的情況,消費者維權的難點是什么?
鄭傳凱: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汽車成品油出現質量問題,在取證環節確實存在非常大的特殊性,因為油品是在不斷消耗的,而且司機開車往往有使用到半箱就再加滿的習慣,所以在取證環節存在很大的難度。
另外,從行政的監管方面來看,可能在工商執法以及質量監督執法的過程當中,存在職權的不明晰,會給消費者投訴造成另外的一種難點。
包華:當發現使用的成品油有問題的時候往往是相對比較滯后的,因為我們在加油的時候大部分消費者不會去看油的顏色,不會通過物理上的方法來辨析油的質量,這需要很高的專業性。在這種情況下,交易的當時消費者很難分辨質量,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存在一個滯后的問題,包括政府部門的監管往往也會滯后,所以在時間上來說確實存在一個舉證難度。另外,成品油本身是一個標準化產品,市場上很多方面都有銷售,要證明其來源也會存在一定的難度。
主持人:一般遇到這種情況的消費者應該怎么來維權?
鄭傳凱:首先,如果發現車輛存在問題的時候,應該立即停車,撥打救援電話由專業的人員來處理。比如出現發動機噪音偏大,冒黑煙,車輛異常抖動,都有可能是油品出現問題,需要交由專業人員來處理。另外,在加油的時候一定要索要發票,保留好相關的發票,至少等個人計算差不多把這箱油用完的時候,發票才可以做相應的處理。再次,如果油存在問題的話,及時的委托專業的機構去進行鑒定,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提出公證。
主持人:消費者要如何避免這些問題?
包華:第一,選擇大品牌的一些加油站,如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可以充分保證我們消費者的權益。
第二,出現問題油的情況之下要及時保留發票和證據,同時最好不要向加油站直接投訴,而要向主管的公司行政機關去投訴,以避免加油站在供應問題油之后做假,以防止其總公司或者行政機關調查。這兩方面如果能做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消費者的基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