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7日,李彩兄在教室里帶領孩子們唱歌。30歲的李彩兄是青海省樂都縣蒲臺鄉尹家早教點唯一的老師。目前樂都縣的早教點受教育人數達到3128人,約占全縣山區農村適齡幼兒的77%。 新華社記者 吳光于攝

河北省三河市高樓鎮高樓二小下屬的幼兒園,老師正在帶領孩子們玩耍。 本報記者 周 琳攝

在老師的帶領下參加勞動實踐,對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非常重要。 本報記者 周 琳攝
今年4月,教育部、國務院糾風辦等聯合下發關于2011年治理教育亂收費規范教育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7項主要任務,其中要求制訂幼兒園收費管理辦法,加強對幼兒園收費行為的監管。然而,秋季開學十來天了,一些幼兒園收費依然居高不下甚至還有越來越貴的趨勢。幼兒園學費為什么這么貴?到底能不能降下來?
“入園難”催生高收費
不久前,劉女士發動了所有親戚朋友、托關系交了6萬元贊助費之后,才把3歲的孩子送進一家公立幼兒園。這還不算結束,等入了園很可能還面臨著名目繁多的其他收費。據報道,某地幼兒園號稱推行新式教育,今年開學加收課程費,新生10500元、老生8000元。而此前每個學期學費只有1000多元。雖然號稱老生可以自愿選擇,但面對不交錢就被編入另一個班區別對待,大部分家長還是決定交錢。至于孩子寒暑假離開幼兒園還得交暫離園費,否則不予保留位子等做法,幾乎已是約定俗成的事。
盡管不斷三令五申,幼兒園高收費問題始終得不到根本解決。“世界上什么學校最貴?答:幼兒園。”這句廣為流傳的話對很多家長來說是必須面對的現實。和很多有類似遭遇的家長一樣,這些費用還都是“自愿”交納的,因為孩子多幼兒園少,能交錢入園就不錯了。
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適齡孩子不入園或者減少入園年數的現象。一個月數千元的學費,對于中等收入家庭來說也是不輕的負擔。據了解,2010年我國學前3年毛入園率僅為56.6%。
“這幾年正是人口涌入的高峰期,因為擴招畢業生每年都在增加,大多數都是近幾年生兒育女。”劉女士說,她也是這支日漸龐大的隊伍中的一員。據北京市海淀區教委統計,該區“入園難”的原因中,戶籍出生人數增長較快、外來人口數量增加導致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占據首位。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政府辦園數量和幼師數量較少且不均衡。全國共有幼兒園15.04萬所,在園幼兒(包括學前班)2976.67萬人。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共130.53萬人,師生比約為1:2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前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發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從整體上看,學前教育仍然是各級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節,集中表現在資源短缺,投入不足,‘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突出,必須努力解決這些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副司長李天順說。
首先要解決的是政府學前教育投入不足。國家規定的占GDP4%的財政性教育經費是指各地投入的資金總額,《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中規定,“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要在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中占合理比例”,這一“合理比例”的重擔還是落在政府的肩上。
公益教育突出政府責任
8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十二五”時期,中央財政將安排500億元,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和東部困難地區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并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由地方結合實際先行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
2010年,教育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啟動“中西部農村學前教育推進工程試點”項目,2011年該項目投資增加到15億元,覆蓋中西部所有省份。此外,關于加大財政投入支持學前教育的意見正在起草中,中央財政將安排資金,在3至5年內實施9個項目,整體推進全國學前教育發展,重點支持中西部農村地區和薄弱地區。
在陜西,這種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已經建立,所需資金的50%由省財政承擔。據介紹,按每名學生每年700元保教費測算,陜西省財政已經下達今年省級專項補助1億多元,免除33.66萬名幼兒保教費,使6.73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得到了生活補助,覆蓋了全省3928所幼兒園,覆蓋面達100%。此外,目前全省已對在公辦幼兒園就讀的學前一年幼兒免收保教費。
河北省三河市則走出了另一條道路。高樓鎮西營村的趙鳳霞說,她的兒子張清賢在當地上幼兒園、小學都沒有繳納贊助費。除去自己負擔的生活費等費用之外,學雜費、書費等項目都已免除,沒有其他費用。她的幸運源自河北省三河市創新學前教育模式推行的農村幼兒園與鄉鎮中心小學一體化。“我們把幼兒園辦在小學里,兩者協調發展。”三河市教育局局長李維寧介紹,三河所有幼兒教師全部列入事業編制,幼教收費執行國家最低標準。這些舉措既整合了幼小教育資源、增加了幼兒園的數量,也讓幼師隊伍安了心。在該市高樓二小幼教部任教的河北師范大學2009屆教育學專業畢業生李亞文說,他們那批來了7名大學生幼師,除了每個月600元的邊遠教師補助,還分到了寬敞明亮的教師周轉房,他們表示要在這踏踏實實干下去。目前,三河市學前3年教育普及率已達98.2%。
但是,這些解決的僅是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入學問題。對于相當一部分城市工薪族來說,堪比大學學費的幼兒園收費如何降下來?
2010年11月,《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出臺。與以往不同的是,《意見》首先強調了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明確了政府責任。這就為下一步學前教育制度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礎。與此同時,各地解決“入園難”的一系列行動也積極展開。
北京市未來5年計劃投入50億元,新建、改擴建600所幼兒園,使全市公辦園比例達到70%以上,生均財政撥款標準從200元提高到1200元。上海市公共財政投入在學前教育成本中的比例,在現有68%的基礎上繼續提高。浙江省杭州市規定各區學前教育事業經費要達到同級教育事業經費8%以上,縣(市)達到5%以上;地方教育費附加中按20%比例安排學前教育專項經費;市本級和各區(縣、市)每年按土地出讓收入0.5%計提農村學前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補助資金。
“投入是一方面,多種途徑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也至關重要。”李天順說,2010年,教育部特別批準了5所幼兒師專,并通過選拔培訓義務教育階段富余教師轉為幼兒教師,未來3年將對1萬名幼兒園園長和骨干教師進行國家級培訓,5年內對幼兒園園長和教師進行一輪全員培訓。
陜西省教育廳廳長楊希文說,從2011年起,全省通過省考縣選公開招聘大專以上畢業生充實幼兒教師隊伍。在天津,擴大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招生計劃正在穩步推進,非學前教育專業在校生可以輔修學前教育第二學歷或中期轉入學前教育。浙江省杭州市提出,到2011年底幼兒園事業編制教師人均年收入達到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水平。福建省研究制訂小學富余教師轉崗幼兒教師培訓課程和教學大綱,在10所高校建立培訓基地,安排100萬元作為經濟困難縣幼師轉崗培訓補助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