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吉隆坡8月24日電 (記者 顏亮 陳佳寧) 雖然“血燕”被一些人視為燕窩中的極品,但是新華社記者最近在馬來西亞調查采訪發(fā)現,所謂燕子吐血形成的“血燕”根本不存在,只是商家用來推銷燕窩的噱頭。
馬來西亞農業(yè)部副部長蔡智勇2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燕窩只有屋燕與洞燕之分。他說,沒有燕子吐血這回事,“血燕”只是商家為了獲取更高利潤而制造的噱頭。
馬來西亞燕窩商聯合會秘書馬瑞來說:“一些奸商為了謀取高利潤,打著‘血燕’的名堂,謊稱燕子最后一次筑窩時吐出血絲,所以燕窩珍貴無比,這些都是無稽之談。”
一些專家認為,“血燕”的稱謂應改為洞燕,以免讓人誤以為是燕子吐血形成。
據介紹,屋燕分為乳白色和象牙色;洞燕則分別有灰黑色、黃色、金絲色、紅色及紫色,主要來自位于東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的天然洞穴。
馬來西亞燕窩商聯合會會長馬興松告訴新華社記者,真正的洞燕數量很少,該協會的會員向國外出口的燕窩都來自屋燕。
從事燕窩經營的老行家公司副總經理余炳鴻日前曾在當地媒體上揭露說,一些不法商家故意污染燕窩的生長環(huán)境,使燕窩出現紅色,導致燕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鹽致癌物。
馬來西亞燕窩研究中心院長陳勁翰則表示,自己曾親自看到過不法分子將燕窩熏紅的過程:不法分子在燕子糞便中加入化學物質,然后用糞便把燕窩熏紅。熏紅過程耗時4天至5天,“熏得越久,燕窩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