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信息披露前巨量跌停出貨,是否涉及內幕交易?一年前超過20億元的重大銷售合同是否存在重大變故?一個跌停板或引發中恒集團(600252.SH)更深層次問題的暴露。
8月22日晚間,中恒集團公告稱,因公司與山東步長醫藥銷售有限公司(下稱步長醫藥)有重大業務正在磋商,有關的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股票自8月23日起停牌,并將在29日前公告相關進展情況并復牌。
盡管上市公司和步長醫藥方面沒有證實磋商事項是否存在風險,但已有包括機構在內的資金提前獲得風聲并以跌停板恐慌性逃離。記者注意到,中恒集團重大消息提前泄露的嫌疑其實在去年合同公告之前也曾出現過。
而深究合同內容,中恒集團的季報經營數據已經間接證實,雙方約定的23億元年銷售金額很難完成。
事實上,雙方公告合同時,就有券商研究員指出合同超大的金額遠遠超過市場預期。那么雙方簽訂合同,用意何在?而更現實的問題是,誰提前出逃?誰又在重大合同前后獲利?
23億合同謎團
中恒集團公告中所稱與步長醫藥的重大業務,到底意指何事?
此前的2010年11月6日,中恒集團通過控股99.99%的子公司梧州制藥與步長醫藥簽訂總經銷協議。雙方約定,步長醫藥獲得梧州制藥生產的符合國家藥品質量標準的全部產品的總經銷權,合同期限自2010年12月1日起至2015年11月30日止,共五年;步長醫藥確保2011年度完成梧州制藥含稅銷售收入23億元;2012年度完成梧州制藥含稅銷售收入30億元;以后三年每年遞增,為此,步長醫藥向梧州制藥支付產品銷售保證金3 億元;同時,梧州醫藥自有的銷售人員和所有經銷商由步長醫藥全部接收。
8月23日,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中恒集團,其證券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停牌確實與此前與步長醫藥的協議有關。
顯然,這份23億的合同出現了問題。記者從中恒集團今年一季報和二季度業績預告數據推算,雙方去年約定的銷售金額或難以實現。
中恒集團季報披露,一季度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僅為2.97億元,營業利潤1.33億元。而去年全年,中恒集團主營業務收入達14.26億元,營業利潤5.22億元。其中,以血栓通為主的醫藥制造業務收入為8.81億元。
假設一季度營業收入全部由血栓通貢獻,不到3億元的銷售額顯然明顯落后于全年23億元銷售額的平攤水平,步長醫藥的營銷優勢體現得并不明顯。
今年上半年,因控股子公司梧州制藥主導核心產品銷量增長及收到補貼收入,中恒集團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50%。表面上,凈利潤的增幅與協議中營業收入的增幅相當,但如果扣除銷售毛利率的提升后,中恒集團上半年實現的營業收入仍低于預期。2008年-2010年,中恒集團銷售毛利率由36.35%提升到61.16%,今年一季度繼續提升至70.9%。
與財務數據低于預期不同的是,血栓通的銷售極其火爆。23日,多家醫藥銷售代理平臺的人士向記者證實,“中恒集團的血栓通今年以來銷售比較旺盛,但是貨源開始緊缺,現在已經賣斷貨了。”
在市場沒有萎縮、賣斷貨的情況下,銷售數據卻已然落后于合同約定的數額,這意味著什么?
國信證券杜佐遠測算認為,根據總經銷協議, 2011、2012年,梧州制藥將完成含稅銷售收入23億元、30億元,折算其中對血栓通銷量的約定分別高達2.5 億支、3.2億支。
杜佐遠指出,雖然我們預計從2011年開始,基本藥物將進入實質性的實施階段,但雙方的合作、以及總經銷協議中所約定的血栓通銷量(估測數)仍遠遠超出市場普遍預期。我們之前保守預測的血栓通2011/2012年銷量僅為1.3/1.4億支、但預計出廠價格每年提高10%-20%。目前為了謹慎考慮,我們將雙方協議中可能約定的銷量打個八折,供貨價格不變,即2011年血栓通銷量約2億支,均價仍為7.25元,凈利率提高至43%;2012年:血栓通銷量約2.6億支,均價仍為7.25元,凈利率提高至45%。
“如果協議內容能夠按預期完成,如果步長制藥接手后逐步按照其自營銷售模式推廣計算,則血栓通堪稱名副其實的國內藥品單品銷售重磅炸彈”,杜佐遠強調。而財報數據卻證實重磅炸彈幾乎不可得。
“可能因為銷售反饋數據明顯低于合同約定的金額,雙方需要重新審視總經銷協議。”一位私募人士對記者表示。對此,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具體情況不清楚,29日前公司會發布詳細公告。”至于目前公司與步長醫藥的銷售協議是否正常履行,其略作遲疑后回應稱,“目前正常”。記者同時聯系了步長醫藥和步長集團,但輾轉多個部門后,記者被告知相關負責人正在出差,下周再聯系。
兩大疑問背后
根據國信證券的測算,今年23億元,明年30億元的銷售收入遠遠超出了市場可能的增長幅度。那么這樣一個難以完成的協議,當時為何還能產生并順利通過?
記者查閱當時的材料發現,簽訂合同期間,步長集團正處于上市籌備期。其原有丹紅注射液、腦心通、穩心顆粒經前期快速擴張,市場趨于飽和,拓展日益困難的情況下,步長制藥迫切需要引入同類產品血栓通的快速成長,為其提供新的利潤增長點。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在步長披露的盈利規劃中,其2011年銷售目標74億,而在和中恒集團合作之后,其便喊出了2011年沖刺100億的目標。
另外,記者注意到,在中恒集團去年11月5日晚間公布重大銷售協議之后的12月28日,中恒集團迎來9421.19萬股的股改限售股解禁。上述重大合同事實上將中恒集團股價推到了歷史高位并長期橫盤。
然而,限售股解禁,似乎并不能解釋中恒集團簽署重大總經銷協議的動機,更多的疑問陸續浮現。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