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過票的乘客在路邊蹲著等車。本組圖片/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北京站附近一小巷里,人們拎著行李去坐無牌照的中巴車。
本報訊 針對西站“客販子”問題,昨日,北京運輸管理局相關人士確認,無營運資質長途車屬非法營運,外地客運公司過京的長途車停車攬客亦屬違法,北京交通執法總隊已增加巡查的人力。
日前,記者在北京西站附近調查發現,每天深夜,至少有百余名未買到火車票的旅客被“客販子”帶走。這些“客販子”收高價后,將旅客轉到長途客車上,送往目的地(本報昨日報道)。
交通執法人員全員出動
西站售票大廳,以往是“客販子”聚集攬客的地方。昨日下午,這里“客販子”明目張膽上前攬客的現象已經很少見,此與同時,警車、城管執法車、交管執法車明顯多了起來。它們分段把守在乘客流量大的出入站口、過街天橋等地段。北廣場,可見交通協管員、城管隊員、武警、交警等站崗或巡邏。不少剛下火車欲轉乘公交的乘客,在他們的引導下,有序候車、乘車。
北京西站管委會相關人士透露,昨日,負責西站地區黑車查處的北京交通執法四隊幾乎全員出動,巡查黑車及非法攬客行為。
正在探討其他整治措施
北京運輸管理局相關人士表示,正規客運車需在車前放置運管部門頒發的客運證、交管局頒發的道路許可證,車身也會噴涂所屬運營公司名稱。無標識、無營運手續的長途車胡同拉客現象,屬于非法營運,而外地客運公司過京長途車停車攬客,亦屬違法,均屬北京交通執法總隊管理范圍。
“現在是沒了,誰知過兩天會不會又出現。”在西站拉活兒的一出租車司機稱,“打黑”一過,“客販子”還會反彈。
“目前我們與西站公安分局、市交通執法總隊第四執法大隊聯合執法。但采取的主要是‘人防’,就是大量投入執法人員對重點地段重點時段進行把守。”西站管委會綜治辦主任毛軍介紹,這種人海戰術很難長期維持,比如深夜,不可能投入那么多警力。管委會也在探討其他整治措施,如在重點地段和路口安裝攝像頭等,加大“物防”“技防”的力度,爭取能建立起長效機制,讓整治成果固化。
■ 探因
1 無長途車站引導牌
“蓮花池汽車站在哪兒啊?怎么去啊?”昨日下午1時許,一個穿著水粉色連衣裙的姑娘拖著箱子說,“從西站出來轉悠20分鐘了,可就找不著去蓮花池汽車站的車……”
記者發現,西站北廣場出入口,都沒有明顯的指示牌,提示乘客怎樣到附近的蓮花池、六里橋長途汽車站。此外,西站北廣場在地面上沒有出租車調度站,想要打車,必須下到地下二層排隊候車,然而許多乘客都不了解這些情況。
有些旅客指出,即使目前地面再增加出租車調度站有難度,至少應該在出站口、廣場上多設一些指示牌,引導乘客怎樣去長途汽車站。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乘客被“客販子”忽悠。
對此,西站管委會綜治辦主任毛軍表示,他們可以與相關部門溝通,爭取能在西站附近設置一些指示牌。
2 運力不足是根源
西站管委會綜治辦主任毛軍認為,“客販子”、黑車的存在確實是個問題,究其根源,運力不足是很重要的原因。
毛軍稱,北京西站最初是按照每天98對列車的運力建設的,但是現在北京西站平時每天有128對列車,春運高峰時每天有156對列車,客流量達到日均40萬人次,加之送站、接站、路過的市民,西站地區日均客流最多達80萬人。要在短時間內集中疏散數十萬人,顯然超過了西站目前的承受能力。
毛軍說,運力不足會造成部分人買不到火車票,這樣,攬客、黑車等違法行為,就有了滋生的空間。
毛軍認為,想要解決西站運力矛盾、根治黑車,除日常監管手段外,重點是引入地鐵,盡早開通豐臺火車站。
3 多頭管理致執法難
此外,多頭管理也給執法造成困難。
據介紹,西站地區占地1.3平方公里,橫跨豐臺、海淀、西城三區。一個大體的分割原則是,三區只參與公共服務領域,不能分享財稅收入,如市國稅、地稅、公安和工商四部門,均由市政府直接下設西站分局。
毛軍說,僅西站地區的綜合治理,就涉及西站管委會、城管隊、西站公安分局、北京交通執法四隊等多個部門。如本報報道的黑車攬客地點都不屬于西站管委會的管轄范圍,隸屬豐臺以及海淀。“不能越境執法,這也是我們遇到的執法困境。”
毛軍表示,那些在西站售票大廳內攬客的行為屬于輕微違法,沒有抓到“現形”,執法人員只能對其采取警告措施。遇到了,就將他們驅散。
■ 回訪
北京西站
售票點關門客販子角落守客
昨日下午,西站售票大廳內,已經很少能見到“客販子”。但記者轉了幾圈,停留約一小時后,兩名女“客販子”出現了。與記者前幾日暗訪不同,她們并未在售票大廳或門口大張旗鼓地拉客,而是守在大廳角落處,有乘客經過時,才掏出“長途臥鋪”的名片示意。
她們稱,昨日去內蒙古、鄭州方向都沒有車,只有沈陽方向有車,票價200元,較前幾日便宜了30元。
“不知怎么今天查得特別緊,西站周邊都是執法車。”女“客販子”說,有的售票點已臨時停了,只能低價攬些客源。
昨日,記者再次回訪前幾日調查的兩處長途汽車售票點,在北廣場對面的中裕大廈附近,甚至找不到一個“客販子”。中裕廣場北側的小巷子內,也不見了大批等待的乘客。
位于南廣場地下商城內的一處茶吧,此前也是售票點之一。昨日,這里已被卷簾門封得嚴嚴實實。商城內一賣水的商販稱,平日,每天下午5點左右,茶吧就已經擠滿了等車的乘客。“不知昨天為什么關門了。”
■ 探訪
北京站
往唐山“黑長途”生意紅火
昨日,北京站附近,記者也發現有非法運營車輛散布在小胡同里,靠“票托”把旅客帶進來,再通過無牌照的普通車輛轉運乘客到非法站點。
在蘇州胡同口,一輛車牌為“遼”字頭的白色面包車停著,周圍有背包的旅客在等車。
昨日下午6時30分,北京站西北的北鮮魚巷胡同口,前往唐山的長途客運點仍在運營,生意很紅火。到唐山的大巴車,每人60元,湊齊45人發車。
售票員手中拿著一摞百元人民幣和幾沓兒車票。旁邊空地上,有十多位乘客正在等車。“來了半個多小時了,還不走。”一名乘客說,他經常在此坐大巴車,去唐山的客運點原來在郵通街東側,現在改到華美倫飯店北邊的一小塊空地上。乘客在此乘坐中巴車轉運至東便門或建國門附近,再乘坐等候在那里的大巴車。“不到半個小時就發一趟車。”晚7時許,兩輛沒有牌照的中巴車停在了路口,乘客見有車來,紛紛涌上前。隨后,中巴車往建國門內大街方向開去。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劉澤寧 實習生 張亞旭